日前,記者走進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巴音至蒲圪卜公路項目施工現場,施工機械轟鳴作響,工人們分工明確,緊張有序地開展施工作業。
巴音至蒲圪卜公路位于達拉特旗昭君鎮柴登嘎查、恩格貝鎮蒲圪卜村,路線全長16.81公里,總投資約4163.2萬元。項目按照三級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30公里/小時,路基寬8米,路面寬7米。公路建成后不僅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形成完善的公路交通網絡,促進各類資源高效流通,還將成為達拉特旗“以路治沙”治理模式的有益嘗試。
“巴音至蒲圪卜公路項目于2025年3月29日進場施工,累計進場機械100余臺,人員89人,目前土方工程、砂礫墊層已全部完成,明海路大型改造工程全部完成,瀝青混凝土面層完成3.2公里,預計5月15日完成主體工程。”項目工程部部長趙永峰說。
鄂爾多斯是“以路治沙”發源地,率先在全國開創“以路治沙”模式,探索出了“路通沙止”生態治理新路徑,庫布其沙漠“以路治沙”的成功模式,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達拉特旗積極探索“以路治沙”創新發展模式,通過科學規劃公路路網,把“三北”工程重點項目與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機結合,因地實施生態固沙、系統治理,將公路建設與治沙同步推進,形成了以路劃區、路定沙阻、路進沙退、路通業興的治理發展格局。該項目計劃將公路建設、防沙治沙及新能源產業同步推進,共實施沙障固沙、人工造林及光伏治沙8.6萬畝,光伏裝機200萬千瓦。
“這條公路宛如紐帶,緊密串聯起昭君鎮與恩格貝鎮,承載著萬千村民的殷切期盼。建成通車后,不僅能夠改善沿線地區交通條件,方便群眾出行,還將有力完善區域路網架構,全方位提升道路通行效能與服務品質。在促進地方特色產業與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項目深度融入生態智慧,通過因地制宜的防沙治沙舉措,充分挖掘公路的多元價值,為全旗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繪就交通暢達、產業興旺、生態優美的嶄新畫卷。”項目負責人張皓棵說。
近年來,達拉特旗圍繞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六期等重點生態工程,統籌考慮路網布局和功能,實施“以路治沙”系統工程,將沙漠路建成治沙綠色屏障,為打贏三大標志性戰役再添助力。截至目前,建成穿沙公路544公里,直接推動生態治沙面積約92.5萬畝;2025年規劃“以路治沙”公路建設項目55公里,到2030年,計劃新增穿沙公路185公里。“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愿景,正在達拉特旗成為美好現實。
記者:曾欣博 李慧龍,數據來源:達拉特旗交通運輸局
來源:達拉特旗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