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醫生整理 (轉載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小編微信號:yyxxzz520,我們將及時更正、 刪除,謝謝!)
三明醫改的“樣本效應”如何在全國落地開花,一直備受關注。
4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湖北宜昌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三明醫改經驗推廣及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進展進行介紹并答記者問 (國家衛健委,2025) 。
圖源:健康報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回顧,2024年國家衛健委已組織7場專題發布會,展示各地借鑒三明經驗的實踐成果,推動醫改在不同區域互學互鑒、深入推進。他表示,2025年將繼續以地市為單元,系統推廣三明模式,帶動公立醫院改革不斷邁出新步伐,并通過系列發布活動,持續展示各地創新經驗。
本次發布會選擇湖北作為系列首站。
來自湖北省衛健委、十堰市、宜昌市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當地醫改探索的路徑與成效。健康佳聞也將持續關注,為廣大讀者提供多角度、深層次的醫改報道,共同探討:醫改該怎么改?群眾的就醫體驗,如何才能真正改善?
湖北省是如何結合本地實際推進醫改的?
近年來,湖北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推動三明醫改經驗的落地,從三個方面推進改革。
一是在優化機制上用力。湖北省委將醫改重點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結果與地方領導責任制掛鉤,確保改革落實。各市縣均指定一名政府領導負責醫改,宜昌、十堰、襄陽等地由常委親自牽頭。省內還建立了“一委四局”協作機制,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協同改革人事、醫保等政策。
二是在因地制宜上用力。省級投入1.5億元,支持36家三級醫院幫扶70家縣級醫院,提升服務能力。重點加強兒科、精神科等薄弱專科,推動編制、薪酬、職稱等改革,縮小醫療差距。此外,湖北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提升服務效率和精準度。
三是在增進健康福祉上發力。湖北聚焦慢性病防治,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為方便老年人就醫,出臺了導醫導診、家庭病床等10項舉措,并建立了城市“10分鐘急救圈”和農村“30分鐘醫療圈”,提高了群眾就醫的可及性。
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點、難點。湖北省是如何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
湖北省在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過程中,緊緊圍繞公益性這一核心,通過前期實踐,總結出“5個實”作為改革突破口。
一是夯實黨建領航工程。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了“黨建業務”雙考核機制,以黨建帶動公益性改革舉措落地。
二是落實委省共建試點。支持同濟醫院實施“高水平學科群建設計劃”,提升疑難危重癥診療能力;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崗位、業績等為核心的績效考核與收入分配機制,提高醫務人員固定收入占比,進一步突出醫務人員的有效激勵。
三是做實改革示范。以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帶動,鼓勵探索創新。如宜昌市創新設立公益事業聘用編制,重點解決優秀護士、做出貢獻的醫生的編制問題;十堰市堅持改革聯動,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優化醫院收入結構。
四是落實強縣行動。持續加大財政投入,省級籌資超1億元,每年選定13個縣市,推動人才、技術、管理和服務“四下沉”,提升基層醫療能力。通過縣域影像、心電中心等建設,推廣分散式檢查、集中式診斷及區域內互認模式,確保90%的患者在縣域內解決看病問題。
五是壓實動態評價。建立市、縣及醫院層面的動態評價體系,從政府履職、醫院功能定位、經濟運行、群眾負擔等多個維度評估改革成效,幫助各地對標補短板、優化弱項,確保改革不斷深化。
湖北省各個地市的醫療情況有所差異,不同地市改革有哪些側重點?
湖北省已部署將三明醫改的有效舉措在各地市推廣,下一步將加強分類指導,統籌推進改革。
一是多點發力激發活力。湖北省支持宜昌、十堰、襄陽等地聚焦公立醫院改革,在人事編制、薪酬分配、醫院管理、數智賦能等領域先行先試,打造標桿示范。同時,鼓勵其他市州在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醫防協同等方面進行自主創新,形成地方特色。
二是多種形式營造氛圍。湖北省將推動醫改政策深入機關、黨校和基層,提升各級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同時,與醫保等部門聯合開展培訓和調研,確保干部明確三明醫改的核心要義,指導改革實踐。鼓勵各地前往三明等先進地區學習經驗,結合本地實際加以落實。
三是多措并舉壓實責任。湖北省正在實施“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以及“進度表、問題表、成效表”來推進改革。通過統一的評估機制和定期調度,表揚先進、激勵后進,確保改革按時推進并取得實效。
十堰市作為2024年入選的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城市,如何在醫改方面實現突破?
通過一系列真招、實招,十堰市力爭在體制機制改革中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一是健全領導體制抓改革。今年,在落實一位政府負責同志分管“三醫”工作的基礎上,市政府進一步明確黨委常委直接聯系醫改和衛生健康工作。市委市政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調度醫改任務,確保改革的持續推動與深入落實。
二是堅持部門聯動促落實。十堰市通過部門聯動,攻堅公立醫院改革中的關鍵問題。特別是在人才編制上,市政府建立了“周轉池”,一次性增加315個公立醫院編制。同時,利用藥品耗材集中采購,調整3479項醫療服務價格,使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達到35.4%。此外,市政府動態核定醫務人員薪酬和績效工資總量,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達45%,并制定了公立醫院債務管理辦法,逐步化解債務,完善醫院補償機制。
三是強化智能監管促協同。十堰市政府開發了醫療健康數據共享系統,升級智能監管平臺,實現醫療健康數據的共享共建,實現藥品耗材采購、醫療服務等全過程都納入智能監管,確保醫療行為的透明與規范。
宜昌是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示范項目城市,如何推廣三明醫改并起到示范?
宜昌市始終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學思踐悟三明經驗,高位推動,讓醫改成效更多惠及老百姓。
一是強化“三醫”協同發展。市縣領導親自抓改革,建立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機制。通過6批次、754項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降價超50%,CT、核磁檢查費用下降26.8%。住院費用和自費比例逐年下降,有效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二是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宜昌市加快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招引醫學專家和博士,大幅提升診療技術。推動縣級醫院提高服務能力,90%的患者可在縣域內解決看病問題。建設緊密型醫聯體,65%患者選擇基層就診,初步實現常見病在鄉鎮解決。
三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大財政投入,年均增長8.5%,確保公立醫院運行符合公益性要求。市直醫院負責人薪酬由財政保障,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達37.5%。增設公益事業編制1728個,激勵醫務人員積極性。
宜昌市還通過創新便民服務,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減少患者排隊、跑腿和重復檢查,讓群眾享受更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全程實戰班】專屬計劃,精準提分測弱點+定制方案,直擊短板效率翻倍!
分周攻克高頻考點,省時省力穩提分!考綱考點全覆蓋,難點速攻無遺漏!
名師直播講解,互動答疑掃清障礙!立即領計劃2025高級職稱一次過!
想一次通關?
用考試寶典
有件事麻煩您:
微信規則有變
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將“護視”公眾號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