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明明……別墅……上海。”老年癡呆的李建國突然出聲
“爸,你說什么?”李明聽見父親的話,以為自己聽錯了。
沒想到父親又重復了一遍,李明震驚的同時決定前往上海看看是真是假。
命運的齒輪此刻開始轉動。
李建國到底隱藏了什么秘密……
01清醒
李明嘆了口氣,將毛巾浸入溫水中輕輕擰干,小心翼翼地為父親擦拭臉龐。
李建國坐在輪椅上,目光空洞地望著窗外,嘴角掛著一絲未擦干的口水。
六十八歲的老人已經與老年癡呆癥抗爭了三年,如今幾乎認不出自己的兒子了。
"爸,吃點水果吧。"李明削好一個蘋果,切成小塊,用牙簽扎著遞到父親嘴邊。老人機械地咀嚼著,神情依舊茫然,仿佛身處另一個世界。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李明下班后的全部時間都用來照顧父親。
給老人換洗尿布、喂食、洗澡、按時服藥……這些瑣碎而繁重的工作早已成為他生活的常態。
妻子兩年前因為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而離開了他,妹妹李小婷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照顧父親的重擔幾乎全落在了李明一個人身上。
李明推著輪椅,心中默默計算著這個月的開支。父親的藥費、護理用品、日常生活費,再加上房租和自己的生活費,幾乎耗盡了他的全部工資。
教師的收入并不高,而照顧一個老年癡呆患者的花費卻遠超想象。
"爸,我們回家了。"推開那扇略顯破舊的防盜門,李明輕聲說道,雖然知道父親可能聽不懂,但他仍然保持著與父親交流的習慣。
這是陳醫生建議的,說這樣有助于刺激老人的大腦,或許能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將父親安置在客廳的躺椅上,李明開始準備晚餐。
狹小的廚房里,他熟練地切菜、炒菜,不時回頭看一眼客廳里的父親,確保老人安全。
這種分身乏術的狀態已經持續了三年,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如今的習以為常,李明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生活。
"爸,吃飯了。"李明端著一碗煮得爛熟的面條和幾樣軟爛的小菜,蹲在父親面前,一口一口地喂著。
"明明,上海……"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李明幾乎跳了起來。他驚訝地轉頭看向父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人的眼神突然變得異常清明,直視著李明,與往日的迷茫判若兩人。
"爸?您說什么?"李明激動地握住父親的手,身體前傾,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上海,我在上海有一套別墅。"
李建國的聲音雖然虛弱,但字句清晰,"鑰匙在你媽的首飾盒里,地址也在里面。你去看看。"
李明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上海的別墅?這怎么可能?父親一輩子就是個普通工人,從未提過在上海有房產,更別說是別墅了。
這肯定是癡呆癥引起的幻覺和胡言亂語。
"爸,您再休息一會兒吧。"李明輕聲安撫道,以為父親又陷入了混亂的記憶中。
"不,你聽我說,"李建國突然抓住李明的手腕,力道大得驚人,"首飾盒在你媽的衣柜最下層,紅木的,鑲嵌著貝殼。鑰匙和地址都在里面。很重要,你一定要去看看。"
話音剛落,老人的眼神又恢復了往日的迷茫,仿佛剛才的清醒只是曇花一現。他松開李明的手,重新陷入沉默,目光又開始無焦點地游離。
李明坐在原地,帶著疑惑,李明走進父母的臥室。
他打開母親的衣柜,蹲下身,在最下層確實找到了那個紅木首飾盒。
手指微微顫抖,李明打開了首飾盒,他掀開絲絨襯墊,赫然發現下面藏著一把鑰匙和一張對折的紙條。
心跳加速,李明拿起紙條展開,上面工整地寫著一個地址:上海市松江區翠湖別墅區32號。而那把鑰匙看起來很新,顯然并非多年未用的樣子。
"這怎么可能……"李明難以置信地看著手中的證據,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父親、一個普通工人,怎么會在上海擁有別墅?
而且還如此隱秘地保存著鑰匙和地址?這一切太不符合常理了。
"爸,您到底隱藏了什么秘密?"李明輕聲自問,決定一定要弄清這其中的真相。
02線索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給妹妹李小婷打了電話。自從母親去世,妹妹上大學后就很少回家,畢業后更是直接留在了外地工作。
對于父親的病情,她總是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個月按時匯款,但很少親自回來照顧。
"什么?爸說他在上海有套別墅?"電話那頭的李小婷明顯不相信,語氣中帶著些許不耐煩,"哥,你確定不是爸的幻覺嗎?他現在連我們都認不出來了,怎么可能突然記起什么上海的別墅?"
李明耐心解釋:"我也以為是幻覺,但我在媽的首飾盒里確實找到了鑰匙和地址,就像爸說的那樣。"
"可是……"李小婷遲疑了一下,聲音低了下來,"爸一輩子就是個普通工人,工資不高,怎么可能在上海買得起別墅?你不覺得這太奇怪了嗎?"
李明嘆了口氣:"正因為奇怪,所以我想去上海看看。問題是爸需要有人照顧,我走不開。"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李小婷似乎在思考:"下周我正好有年假,可以回來照顧爸幾天。
你去上海查一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如果真有這么一套別墅,對我們家來說也是天大的好事不是嗎?"
掛斷電話,李明感到一絲欣慰。雖然妹妹平時不太關心父親,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愿意承擔責任的。他開始為這次意外的"上海之行"做準備。
為了進一步確認情況,李明決定先聯系父親的老同事趙偉。
趙伯是父親工廠里的老工友,兩人交情很深,如果父親有什么秘密,趙伯或許知道一些。
"小明啊,好久不見了。"趙伯熱情地將李明迎進簡陋的客廳,"你爸最近怎么樣?"
"還是老樣子,大部分時間都不認人。"李明簡單說明了來意,然后直接問道:"趙伯,我想問您一件事。我爸以前有沒有提到過上海,或者是在上海有什么房產之類的?"
趙伯明顯愣了一下,表情變得有些古怪:"這個嘛……"他猶豫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該如何回答,"你爸確實每年都會去上海幾次,說是看老朋友。不過房產的事他從沒提過,我也不知道。"
李明敏銳地捕捉到了趙伯言語中的異常:"每年都去?去多久?"
"一般是一周左右吧,這么多年一直如此,直到生病前。"趙伯撓了撓頭,"話說回來,你爸怎么突然提起上海的事了?他現在不是......"趙伯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暗示李建國的癡呆狀況。
"他昨天突然清醒了一下,說了這件事。"李明解釋道,同時觀察著趙伯的反應,"他說在上海有套別墅,鑰匙就藏在我媽的首飾盒里。我去找了,還真有。"
趙伯的表情更加復雜了,眉頭緊鎖,似乎在糾結什么:"小明啊,你爸這人吧,其實挺復雜的。
表面上看是個普通工人,但骨子里很有本事。他去上海的事,我知道;至于別墅嘛......"他頓了頓,"如果他說有,那八成是真的。不過具體情況,我確實不清楚。這事可能只有你媽知道。"
離開趙伯家,李明心中的疑惑更甚。趙伯的反應證實了父親與上海確實有某種聯系,而且很可能不只是簡單的"看望老朋友"那么簡單。
回家路上,李明遇到了小區里的老鄰居王嬸。這位熱心腸的老人一直很關心李建國的病情,經常給他們送些自制的爽口小菜。
"小明啊,你爸最近怎么樣?"王嬸熱情地打招呼。
"還好,謝謝王嬸關心。"李明勉強笑了笑,突然想到王嬸和母親生前交情不錯,或許知道些什么,"王嬸,我想請教您一件事。我爸以前是不是經常去上海?"
王嬸點點頭:"是啊,每年都去幾次,你媽在世的時候就是這樣。"她神秘地壓低聲音,"當年鄰居們還傳聞說你爸在上海有二奶呢,不過你媽從來不信這些閑話,說你爸是去看生病的老戰友。"
李明心頭一震:"老戰友?我爸什么時候參過軍?"
"這我就不清楚了,你媽說漏嘴的,后來就不再提了。"王嬸有些八卦地湊近,"怎么突然問這個?是不是你爸..."
"沒什么,就是整理些舊事。"李明敷衍道,匆匆告別了王嬸。
回到家,李明立刻開始翻找父親的舊物,希望能找到更多線索。經過一番努力,他在父親的一個舊皮箱底層發現了一本褪色的筆記本。
翻開泛黃的紙頁,里面記錄的竟然是一些看似復雜的技術筆記和圖紙,完全不像是一個普通工人應該掌握的知識。
筆記的扉頁上寫著一行小字:"上海項目記錄,1985-1990"。
這個時間段李明還很小,對父親的工作幾乎沒有什么印象,只記得他常年在工廠上班,是車間里的普通工人。
"爸到底是誰?他在上海到底有什么秘密?"李明自言自語,越發困惑。
手中的筆記本、趙伯的閃爍其詞、王嬸提到的"老戰友",再加上那把神秘的鑰匙和別墅地址,一切都指向一個事實:父親的身份遠比他所知道的要復雜得多。
晚上,李明坐在父親床邊,看著老人熟睡的面容。
"爸,您究竟有多少秘密沒有告訴我們?"李明輕聲問道。他的思緒飄向了即將到來的上海之行。
他不知道在那座陌生的城市等待他的會是什么,但他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揭開父親隱藏多年的秘密。
03前往
時間如流水般匆匆而過,一周后,李小婷如約回到了家中。兄妹兩人已經有大半年沒見面了,初見時不免有些生疏。
李小婷比記憶中更加時尚干練,一身職場女性的利落打扮,與這個陳舊的家形成了鮮明對比。
"爸這兩天怎么樣?還有說什么上海的事嗎?"放下行李,李小婷直接問道。
李明搖搖頭:"沒有,還是老樣子,大部分時間都不認人。那天的清醒似乎只是偶然。"
李小婷走到父親房間,看著輪椅上的老人,臉上閃過一絲心疼和愧疚。雖然平時很少回家,但面對日漸衰弱的父親,她還是感到一陣難以言喻的難過。
"爸,我回來了,是小婷。"她俯身在父親耳邊輕聲說道,期待著哪怕是一絲的回應。但李建國只是茫然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又將目光轉向窗外,仿佛她只是一個陌生人。
"他已經認不出我了是嗎?"李小婷有些失落地問道。
李明安慰道:"別難過,這是疾病的癥狀。有時候他會認出我,有時候又不認識,這很正常。"
晚飯后,兄妹倆坐在客廳里,討論著上海之行的安排。
"我明天一早出發,大概需要三到四天時間。"李明說道,"你知道怎么照顧爸吧?藥是按顏色分好的,每天早晚各一次。"
李小婷點點頭:"放心吧,雖然我不常回來,但基本的照顧還是會的。再說有什么事可以隨時打電話給你。"
"對了,"李明猶豫了一下,"我這幾天又打聽了一些事情,感覺爸的身份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什么意思?"李小婷好奇地問。
李明將趙伯的反應、王嬸的閑言碎語,以及自己發現的技術筆記本都告訴了妹妹。李小婷聽完后,臉上的表情從驚訝逐漸轉為沉思。
"我一直以為爸就是個普通工人,"她若有所思地說,"但現在看來,他可能隱藏了很多事情。哥,你說...他會不會有另一個家庭?"
這個可能性李明也想過,但并不愿意相信:"我不覺得爸是那種人。他對媽一直很好,即使是媽去世后,也從未提過再娶的事。
如果他在上海有別的女人,不會這么多年都守著我們吧?"
李小婷點點頭,似乎也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那就更奇怪了。一個普通工人,怎么會在上海有別墅?除非......"她突然停住了,眼中閃過一絲驚疑,"除非爸根本就不是什么普通工人。"
李明想起那本充滿技術術語的筆記本,不得不承認妹妹的猜測很有可能:"無論如何,真相只有去了上海才能知道。你在家照顧好爸,我一有消息就聯系你。"
第二天清晨,李明背著簡單的行李出發了。
李小婷站在門口,揮手道別,承諾會照顧好父親。看著妹妹的身影,李明心中有一絲不安,但更多的是對未知真相的渴望。
四個小時后,列車緩緩駛入上海虹橋站。
巨大的站臺上人流如織,各種方言混雜在一起,形成獨特的繁華都市氛圍。
李明按照地圖指引,乘坐地鐵和公交,輾轉來到了松江區翠湖別墅區附近。
翠湖別墅區是一個高檔封閉式社區,光是門口的保安亭和精致的園藝景觀就透露出非同一般的奢華。
李明站在大門口,感到一絲不自在。他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背著普通的雙肩包,與周圍光鮮亮麗的人群格格不入。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的?"門衛禮貌地詢問,眼中帶著一絲警惕。
李明拿出鑰匙和地址條:"您好,我想去32號別墅,這是鑰匙。"
"請出示您的身份證。"門衛例行公事地要求道。
李明遞上身份證,解釋道:"32號是我父親的房子,他現在生病了,不能親自來。我是來處理一些事務的。"
門衛在電腦上查詢了一下,點點頭:"是的,系統里有李建國先生的信息。請在這里簽字,然后您可以進去了。32號在小區的東北角,沿著主路直走到盡頭再左轉。"
拿著臨時通行證,李明走進了這個環境優美的高檔社區。
道路兩旁種植著精心修剪的灌木和花卉,噴泉、雕塑點綴其間,一棟棟豪華別墅掩映在綠樹紅花中,展示著主人們的富足生活。
走了約十分鐘,李明終于來到了32號別墅前。這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兩層小樓,白色的外墻搭配灰色的屋頂,前院有一個小巧的花園,雖然有些荒蕪,但依然能看出曾經精心設計的痕跡。
"爸,您真的擁有這樣一棟房子嗎?"李明自言自語,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豪宅。一個在他記憶中永遠是普通工人的父親,怎么會在上海擁有如此價值不菲的房產?
深吸一口氣,李明將鑰匙插入鎖孔。鑰匙完美契合,輕輕一轉,門鎖應聲而開,證實了這確實是父親的房產。
推開門,一股塵封已久的空氣撲面而來。
李明摸索著找到了電燈開關,燈光亮起,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客廳,裝修風格簡約而雅致。家具都蓋著防塵布,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了。
李明小心翼翼地走進去,環顧四周。
在書桌的抽屜里,他找到了一些文件和信件。大多數是些日常賬單和雜物,但有一個棕色的文件袋引起了他的注意。袋子上用紅筆寫著"重要文件,勿動",同樣是父親的筆跡。
李明小心地打開文件袋,里面是一些泛黃的紙張和照片。最上面的是一份房產證,確認了這棟別墅確實屬于李建國,購買日期是二十年前。
"這怎么可能......"李明喃喃自語。二十年前,他還在上高中,家里的條件并不寬裕。父親當時是工廠的一線工人,月收入不過兩三千元。即使傾其所有,也不可能買得起上海的別墅。
繼續翻看文件,李明發現了更令人困惑的東西——一本護照和一些國外的明信片。護照顯示父親曾經多次出國,去過美國、日本、德國等地。這些都是李明從未聽父親提起過的事情。
李明繼續在別墅中搜尋線索。他在主臥室的衣柜里發現了一些男士衣物,款式有些過時,但質量和品牌都不錯,顯然比父親在家中穿的工作服要高級許多。
在一個隱蔽的角落,他找到了一個上鎖的小保險箱。
試了幾個可能的密碼后,李明想起了母親的生日。
輸入那組數字,保險箱應聲而開。
看到保險箱里的東西,李明震驚得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