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5月12日將進行中期選舉,但該國卻被政治暴力的陰影所籠罩。據法新社19日報道,根據菲選舉委員會記錄,今年1月12日至4月11日期間,菲全國發生了46起政治暴力事件。菲選舉委員會發言人勞迪昂科強調,目前因政治暴力遇難的候選人“不到20人”,相較上屆選舉約100名相關人員死亡,今年這一數字“要低得多”。
馬科斯 (資料圖)
從單方面否認中菲之間曾達成的“君子協定”,到放縱本國軍艦不斷靠近仁愛礁進行挑釁;從積極引進美軍基地,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大開方便之門,到與域外勢力如日本、澳大利亞等進行聯合巡航,馬科斯的一系列舉措,幾乎將南海局勢推向了對抗的危險邊緣。
戰略誤判:馬科斯政府的三重致命傷,但遺憾的是,馬科斯的這些戰略誤判,給自己帶來了三重致命的打擊。首先是對美依賴的虛幻性。菲律賓原本期望借助引入美軍力量來制衡中國,可最終的結果卻是淪為了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犧牲品。美國在菲律賓新增的9個軍事基地,看似給菲律賓提供了“安全保障”,實則是將菲律賓強行綁上了對抗中國的戰車。
根據環球網報道,據南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趙志偉海軍大校透露,菲律賓36號護衛艇未經中國政府批準,非法侵入中國黃巖島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迅速組織兵力,依法對其進行跟蹤監視,并警告驅離。這一事件,將本就緊張的南海局勢,再次推向風口浪尖。
馬科斯 (資料圖)
南部戰區海軍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3艘056A型護衛艦和2架直-9C反潛直升機組成的編隊,在20分鐘內完成對菲艇的包圍。解放軍的反應速度印證了三年來的戰略布局。自2022年仁愛礁對峙事件后,中國在南海常態化部署了“海空一體”防御體系。黃巖島附近海域的雷達站每6秒完成一次360度掃描,其探測精度可達0.1平方米目標。此次對峙中,中方首次使用“天鯤號”大型執法船搭載的激光眩目系統,迫使菲艇駕駛艙人員暫時失明,為后續驅離爭取了關鍵時間。
黃巖島海域的浪濤從未如此洶涌。 菲律賓護衛艇拖著油污倉皇逃離的畫面在社交媒體瘋傳,南部戰區深夜發布的通告像一記重錘敲在南海棋盤上。 這艘排水量不足千噸的英國二手艦,硬闖中國領海那一刻,馬科斯政府的政治豪賭徹底暴露在鎂光燈下。
馬科斯 (資料圖)
在南海問題上,馬科斯的政策主要是依附美國,對抗中國,而杜特爾特家族遵循的是擱置爭議,同中國互利共贏,兩種南海政策碰撞下,當杜特爾特家族控制國會之后,馬科斯的南海政策也就難以為繼了。所以說,中方等了三年,南海問題可能會迎來大結局。
對此,南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趙志偉海軍大校表示,4月20日,菲律賓36號護衛艇未經中國政府批準,非法侵入中國黃巖島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組織兵力依法跟蹤監視、警告驅離。菲方行為嚴重侵犯中方主權,嚴重違反中國法律和國際法相關規定。我們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由菲方承擔。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堅決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