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案例是一起代表著一類比較典型的勞動爭議案件,屬于用人單位在管理的過程中,特別是管理市場銷售人員的過程中出現的勞動糾紛案件。
很多公司面臨著銷售人員因為分布在全國各地,公司沒法像普通的員工一樣對他們進行實地的考勤打卡,所以這就導致很多不負責任的員工每天不再專職為單位干活。而是為單位的競爭對手銷售產品,甚至忙于個人的事務,比如經營個體的小門市部之類的。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還要為這些員工繼續買單,給他們發放工資和繳納社會保險。甚至于在員工銷售連續幾個月為零的情況下,還跟單位不依不饒,說單位沒有給他們發最低工資。
作為用人單位,實際上對這些不講武德的員工管理起來面臨的法律風險非常大,但是又非常無奈:不給他發工資吧,他說你低于最低工資,拖欠勞動報酬,要經濟補償金。你給他發工資吧,他每個月連銷量都沒有了,去參加競爭對手的銷售產品交流會,明目張膽的發在抖音里進行宣傳,明擺著不把單位放在眼里。
如果你作為用人單位的管理方或人事行政部門,有沒有好的辦法?這就是這起案子的典型性所在。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考勤管理?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薪資管理?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勞動規章制度管理?如何有效的解除勞動關系。如何證明員工存在嚴重違紀的事實?如何使勞動規章制度具有合法性?
這案件從開庭到結束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說我帶的證據資料非常充分。因為我是這家企業的法律顧問。在前期的法務指導上已經做足了工作,處理這起案件,有一些員工想象不到的材料拿出來。這名員工雖然極力否認但是材料上都有自己的簽名,最后也不得不承認。
庭審基本上按照我們預料的方向發展,勞動法的制定的初衷是保護處于弱勢地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但是這也導致了一些員工濫用這些權利。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既保護積極工作的勞動者的積極性,又不讓那些鉆法律空子的員工從中受益,這是擺在每一個單位的管理者面前現實的法律問題。
作為眾多單位的法律顧問,我對此類勞動合同糾紛案件具有大量的代理經驗和處理經驗,如果您的單位存在此方面的問題,可以來電詳詢,會為您詳細解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