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因為一句“我絕不用海歸,海歸里有間諜”,捅了大簍子。
知名前主編老胡連發數條博文炮轟董小姐,要董小姐道歉。
甚至在多個網絡平臺引發了大討論:董明珠海歸間諜要不要道歉。
有網友調侃,前格力高管王自如就是海歸,董小姐這是恨屋及烏了。
這個事兒確實值得討論,只不過,需要討論的是:因為原本就不應該討論的“海歸都是間諜”言論,為什么突然就被廣泛討論了起來?
因為,最近,確實被抓了不少間諜,其中大多數還真就是海歸。
今年4月份,國家安全部披露,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一起重大間諜案件,犯罪嫌疑人郝某在海外留學期間被境外間諜策反,按照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要求打入我中央某部門,長期潛伏在我核心要害部門,嚴重威脅我國家安全。
2024年6月份,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了一起英國MI6重大間諜案,英國秘密情報局策反我國某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王某某、周某夫婦,長期潛伏。王某某就是在赴英留學期間被滲透。
不僅僅是國家安全,在一些大型企業中,也有不少“海歸間諜”長期潛伏,竊取商業機密。格力就有過這方面的前車之鑒。
有消息稱,2020年格力電器(珠海)子公司(格力智能裝備公司)的一名海歸高管王某(曾任技術部門負責人)涉嫌竊取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數控機床”核心技術機密,并試圖向境外出售,在報警后,警方調查發現王某在離職前通過非法拷貝、上傳云端等方式獲取技術資料,并試圖與境外對接。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董小姐的“我絕不用海歸,海歸里有間諜”的言論也并無不妥,因為從以往的案例來看“海歸里確實有間諜”。
但是,海歸里有間諜,就能說明海歸都是間諜嗎?就要一棒子打死所有海歸派,不用海歸派嗎?
那顯然不是。
首先,根據我國《就業促進法》,不得因學歷背景歧視求職者。因為就業人員的海歸背景而禁止入職,很明顯的涉嫌違法。
另外,海歸只是一個身份背景,是一個海外求學的路徑,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人品優劣,更不能表明一個人是否是間諜。
諸如愛國科學家錢學森、郭永懷等,洋裝雖然穿在身,卻仍然有一片赤子報國心。
“海歸中有間諜”,這話不錯,“海歸中不僅有間諜,還有很多愛國人士”。“海歸都是間諜”,就屬于是打擊面擴大,以偏概全了。
我們來看一下董小姐的原話:
我們在人才培養當中,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原因是因為海歸派里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在無法辨別是否是間諜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選擇在國內的高校里面培養自己的人才。
董小姐明明白白,確確實實說的是“海歸里面有間諜”,這話從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掌門人口中說出來雖然不合適,但是結合以往案例來看確實沒毛病。
所以大家不必急著破防,董小姐并沒有把海歸和間諜劃等號。
因為有前車之鑒,防患于未然,并沒有錯,畢竟格力可不僅僅只生產空調,它是一家涉及軍工、邊防、基建的國企。
而且,董小姐這話,并不是公開講的,在公開場合,董小姐不止一次說過“海歸派很優秀”。
既然不是公開講,就不能代表官方態度,既然沒有對公眾講,大家讓她道歉,那么給誰道歉呢?
把安全風險與學歷背景強行掛鉤的做法,確實不妥。但是,當前確實面臨這個問題。
不僅僅董小姐,大洋彼岸的懂王也有這個焦慮,天天叫囂著“外國間諜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很多外國留學生都是間諜,要阻止他們”。
不得不說,懂王和董小姐都很懂。
從本質上,這與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招聘“35歲以上不要”“本科學歷一下不要”沒有什么區別。
建議一些媒體和利益相關者,不要動不動破防,也不要動輒掄起道德的大棒。一個明顯的事實是,雖然國家人才戰略的崛起和培養體系的建立,海歸派確實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很多機關企業已經私下里不再招收海歸,董明珠只是做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