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嘮個有意思的事兒,明成祖朱棣為啥拼了老命五次遠征漠北,最后還把命丟在了榆木川?在我看來,朱棣心心念念的,是要打通從漢唐就有的絲綢之路。再加上鄭和下西洋,他想讓大明風光超過漢朝和唐朝 。打通絲綢之路,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頂級謀劃,能不能成,國家實力得夠硬,運氣也很關鍵。朱棣就差在運氣上了,唐朝之后的世道啥樣大家都清楚,他能開辟海上貿易線,已經是超牛的成就了。
說到這兒,估計不少朋友都猜到我想說啥了。沒錯!現在咱們新中國,正站在一個超關鍵的歷史關口,這局面可比漢朝、唐朝那會兒還讓人熱血沸騰。咱現在搞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雙管齊下,還要把陸權和海權整合到一塊兒,這種超有開創性的大計劃,也就咱中國能想出來、干得成!
搞明白咱在干的大事兒,就知道為啥好多國家都跟咱 “不對付” 了。先說俄羅斯,俄烏沖突之前,對咱各種提防。普京和歐洲打得火熱,跟日本、韓國也有點小互動,但在天然氣管道這些合作上,就是不咋上心。為啥?因為俄羅斯也曾經站在世界舞臺中央,心里門兒清,中國 “一帶一路” 要是搞成了,那能量可太驚人了。
再看日本和韓國,他們不知道跟著美國混會被壓榨嗎?但為啥還死心塌地當 “小弟”?就是因為他們清楚,中國這次復興的勢頭,比漢唐還猛,到時候周邊國家都會被帶動發展,他們根本沒法置身事外,心里害怕被 “吸” 進來,干脆抱緊美國大腿。
歐洲呢?工業文明雖然從歐洲興起,但說白了,也是踩著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起來的。四大發明少了哪一個,歐洲能搞出工業革命嗎?所以歐洲老是抹黑、防備中國,他們心里也明白,中國近代的落后只是暫時的,早晚會重新崛起。
最后說說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的 “帶頭大哥”,為啥先去搞俄烏沖突,暫時不盯著中國了?因為美國和西方那幫精英心里清楚,只有把西方文明整合起來,特別是把俄羅斯拉入伙,才有機會擋住中國 “遠邁漢唐” 的復興腳步。
所以說,每個中國人都得知道,咱們國家現在處在多關鍵的時刻!這也是特朗普第二次上臺后,對中國發動關稅大戰的原因。美國之前想借俄烏沖突整合西方沒成功,只能直接對中國下手。特朗普搞關稅大戰,說白了就是想讓中美 “脫鉤”,逼著全世界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站隊,重現 “美蘇冷戰” 的局面。這也是美國沒辦法的辦法了,軍事、經濟、貿易手段都不好使,就想用關稅把世界一分為二。要是真讓他們得逞,咱 “一帶一路” 的影響力就得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搞不下去。所以,可別被特朗普現在服軟的樣子騙了!
那中國咋應對?答案就是反脫鉤和層層脫鉤。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改買巴西大豆了吧?但這里面門道可多了,以前買大豆用美國的芝加哥交易所,現在換成 “金磚國家糧食交易平臺” 了,這可是普京提議搞的。這意味著啥?以后中國糧食買賣,跟美國徹底沒關系了!
咱要的脫鉤,跟特朗普想的不一樣。他就是簡單粗暴地不跟咱做生意,咱玩的可是 “高端局”—— 用 “多邊國際交易體系” 挑戰 “美元國際交易體系”,重新打造國際貿易規則!美國企業要是還想跟中國、跟金磚國家做生意,沒問題,加入我們的體系就行,大家照常合作,把美國政府晾在一邊。就像買巴西大豆,雖然背后還是美國企業控制,但這就是咱的 “反脫鉤和層層脫鉤” 策略,反對的是美國政府瞎搞,擺脫的是美國定下的不公平國際規則,省得他們繼續禍害全球。特朗普想分裂世界,中國偏要把大家重新團結起來!
最后再說說,中國反制關稅大戰,是想搞垮美國嗎?還真不是!從氣度上看,特朗普第一次當總統發動貿易戰的時候,俄羅斯在旁邊看熱鬧。但俄烏沖突爆發后,中國不計前嫌,幫俄羅斯穩住經濟,為啥?因為中國想要世界和平,只有和平穩定,“一帶一路” 才能順利推進。“遠邁漢唐” 靠的是胸懷天下的格局,中國要是學俄羅斯搞對立,還搞啥 “一帶一路”,直接跟美國 “爭霸” 得了,可這根本不是中國想要的。
從行動上也能看出來,中國一邊反制美國關稅大戰,一邊還苦口婆心勸美國別瞎搞。中國不需要美國垮掉,只希望美國明白,霸權主義那一套行不通,美國三億人跟全球七十多億人都是平等的。美國要是崩潰了,全球都得跟著遭殃,這跟中國追求全世界共同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
咱中國走的是合作共贏的新路,不靠霸權欺負人,而是帶著大家一起搞建設、謀發展。“遠邁漢唐” 是中國的大志向,但咱走的是和平發展、開放包容的大道,這種格局,只有中國這樣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國家才能做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