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賽季常規賽尾聲對于聯盟教練們來說屬實不平靜,灰熊、掘金兩隊完全無視季后賽挑戰,先后冒險開除了主教練,后者甚至是兩年前才為球隊帶來隊史首冠的隊史最偉大主帥。
在他們二人之后,還有交出大筆奢侈稅卻無緣季后賽的太陽,也選擇了解雇布登霍爾澤,這支豪華球隊在最近幾個賽季內,跑馬燈似的換掉了三位主教練。另外,還有因為個人健康問題,很可能選擇離開球隊的現役任期時間最長的主帥波波維奇,根據此前記者透露的消息,馬刺近期正在物色新的教練人選。
但是在諸多主帥揮手告別之際,也有不少主帥迎來輝煌時刻,諸如凱爾特人馬祖拉、騎士阿特金森、雷霆戴格諾特等等,而在這幾位之外,還有湖人主帥雷迪克這樣打出出色成績的新人教練。
對于NBA主帥而言,對于他們的最大認可自然就是賽季最佳主教練的榮譽,相比較于其他球員個人榮譽,最佳主教練是參考球隊戰績最嚴格的賽季獎項,獎項含金量甚至還要比最佳總經理還要重要。
自2010賽季以來,最佳主教練得主所執教的隊伍,分區球隊平均排序為1.7,十四位最佳主教練中有九位主帥帶出了分區第一,賽季平均勝場為57.2勝。如果拋開疫情等意外因素影響下的縮水球季,平均勝場數為59.7勝。
但是,對于這個獎項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新鮮感和反差考慮,例如是否能夠將上賽季的弱旅球隊搖身一變成為強權,又或者是超出賽季初期主流的預估戰績,種種印象層級分數影響著投票的主要分布。本賽季的最佳教練有力角逐者之一,快船泰倫盧就屬于后者。
不過,綜合考慮來看,本賽季主流下認為的最佳主教練大熱門候選人,基本在騎士阿特金森和活塞比克斯塔夫二人之間。
阿特金森:陣容不變,走得更遠
在季前的教練人選競爭過程中,阿特金森一直和詹姆斯-博雷戈競爭到最后時刻,最終還是阿特金森留了下來。肩負克里夫蘭的巨大期望走馬上任。基于上賽季比克斯塔夫帶隊騎士打出的表現,這支球隊本賽季的成績預期還是相當高的。
而在上賽季,比克斯塔夫已經把騎士防守端的價值開發到了接近極限狀態,如果還想要更上一層樓,唯有朝進攻端進步了。在大部分的季前預測言論中,大多數人都想看到阿特金森能夠把在科爾、布登霍爾澤身邊擔任助教的進攻經驗帶到騎士。
從這樣的預期來看,騎士進攻有所提升屬于是必然的,但是最終騎士打出了全聯盟最佳的進攻效率,場均得分從上賽季的112.6分提升到121.9分,全隊共有8名球員的攻防凈值能夠排名到聯盟前50,騎士能夠在進攻端進步到如此程度,應該還是超出很多人預期標準的。
對于阿特金森在騎士的教練哲學,最合適的就是用“平衡”二字來表述。對于比克斯塔夫的騎士時期,球隊過于傾向于防守,這也是導致他們能夠晉級季后賽,但是卻沒有足夠取勝的得分能力的關鍵原因。
主教練比克斯塔夫主張防守,卻無法換得勝利的結果,久而久之球員自然對于進攻部分敬而遠之。而對于阿特金森,在他主張球隊的跑動傳導下,除了加蘭和米切爾的后場核心之外,莫布里、杰羅姆、斯特魯斯、賈萊特-阿倫都有很多持球進攻分球的機會。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莫布里,這位原本屬于球隊防守第一神兵的人,本賽季直接轉變為球隊進攻的第三號選擇。
追蹤整個賽季的成績變化不難發現,騎士的最大特點,源自于沒有太大的起伏狀態。主力輪換球員的健康狀態良好,出場時間能夠得到合理控制,替補效率放眼全聯盟數一數二,在每場15分鐘到20分鐘的替補輸出下,經常能夠打出一波流帶走比賽的恐怖節奏。
即便在連勝中斷之后會出現短暫的戰績矯正回歸,他們也能迅速調整回正常狀態。參考阿特金森此前接受采訪時所講的內容:
“難道每個球員都應該受教嗎,不盡然,特別是職業聯賽,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打球法則。”
在漫長的82場賽事中維持球隊強度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自阿特金森上任以來,他便頻繁開展行程,和球隊多位核心球員交流溝通,討論新賽季的執教方向。參考莫布里本賽季的進化來看,給予他更多球權后,意味著米切爾和加蘭等人的出手次數、得分數據與之對應的可能出現下滑。
對于這一部分,主要源自于阿特金森和核心球員之間的溝通藝術,讓這些球隊領袖能夠愿意去配合這位新教練的方針布局。
比克斯塔夫:傳統派的實干家,重塑汽車城
在現代籃球風潮中秉持老派打法的比克斯塔夫,過往給人的印象是一位相當出色的教練,在主帥被解雇時總能臨危受命穩住球隊,而一旦被扶正為主教練,他似乎就沒那么大的能力了。
到2024年開賽季為止,聯盟平均主教練任期約2.5個賽季,比克斯塔夫執教騎士4.5個賽季(包括助教階段)。而在講求堅實防守和慢節奏體系的比克斯塔夫指導下,騎士贏球的優勢主要來自于把對手防死的程度,以及關鍵時刻依靠米切爾站出來接管比賽關鍵時刻。
如果沒有球員能夠站出來,那就繼續依靠防守把對手防死。于是,在2024年的季后賽戰場上,騎士場均得分僅有98.1分,面對進攻能力同樣糟糕的魔術鏖戰七場才分出最終勝負。
但是不同球隊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不一樣,蒙蒂在執教活塞時完全失去了太陽時期的光環。對于當時的活塞,陣容問題頗多。
多個賽季里已經證明了能力有限的后衛吉利安-海耶斯,在蒙蒂手下得到大把首發出場時間,一直到最后管理層只能選擇裁掉他,蒙蒂才選擇放棄這位糟糕的首發后衛。此外,還有第42順位選中的以賽亞-利弗斯,雖然當時隊中還有比他更優秀的球員,但他同樣能夠得到相當突出的出場時間,最后管理層也是被迫選擇把他交易。
蒙蒂還選擇在場上同時擺出了完全沒有外線投射能力的大個子,始終無法賦予奧薩爾清晰定位,按照他的低投射威脅,但出色防守面積來看,其實比較適合放在大前鋒位置上,然后圍繞他配置射手搭檔。
還有,蒙蒂對于外線和中距離在現代籃球的重要程度似乎有個誤區,如果你麾下的頭牌球星是保羅、布克、杜蘭特這種中距離大師,那么球隊多投中距離也沒什么問題。但是對于蒙蒂時期的活塞,他手下絕大多數人都是需要學習和培養新時代球風的年輕球員,忽視外線進攻絕非理想路線。
最后,面對吃下兩個月28連敗的活塞,主教練蒙蒂只是不斷在鏡頭前講著負責任的廢話,面對年輕球員逐漸崩塌的自信,依舊拿不出任何具體應對策略。
參考前任主帥蒙蒂遺留下來的問題,活塞選擇比克斯塔夫主要是希望能夠改善這些低谷元素,新教練帶來的紀律,讓這幫年輕球員在場上至少要能夠明白自己的基礎任務。
坎寧安、哈里斯、杜倫、比斯利這些新老球員照樣能夠分得可觀的出場時間,而在核心之外,角色球員的搭配也變得足夠鮮活。球隊新體系下,圍繞后場坎寧安作為唯一發動機的活塞,是比克斯塔夫最為擅長排兵布陣的陣容,就如米切爾之于騎士一樣。
敢于積極碰撞,身體對抗的強悍防守風格,則需要逐步適應裁判尺度才能拿捏好尺寸方寸。當裁判做出不利于己方球隊的判決時,比克斯塔夫在場邊、在賽后的記者采訪會上,也會用激昂有力的話語替球員發聲, 這些,都是前任教練蒙蒂應該做到卻沒有能夠做到的責任。
回到本篇一開始,第一場擔任球隊主帥就能夠將球隊勝場數翻三倍,完成活塞九年時間以來第二個勝率過50%的賽季。相比于外界對于騎士阿特金森的既定預期,本賽季比克斯塔夫和活塞展現出來的新鮮感和成績反差似乎還要更勝阿特金森和騎士。
但騎士的優勢在于戰績數據,以及他們打出這種戰績數據的一連串連勝方式屬實是相當恐怖。考慮到這一部分,個人還是支持阿特金森能夠最終問鼎賽季最佳主帥的榮譽。
當然,無論最終是誰能夠脫穎而出,這兩位因為騎士而聯系在一起的主帥之間的對話較量,都將是NBA歷史上的一段流傳佳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