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常曉陽執導,李健、劉潔涵、董李無憂、那志東領銜主演聚焦退役軍人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榮耀》于北京中影黨史館電影院舉行首映禮。這場光影盛宴不僅吸引了影視界嘉賓與影迷,更吸引了退役軍人群體。
四位退役老兵跨越千里從陜西周至縣老兵驛站趕赴現場,他們專程為電影獻上一面寫滿“軍人的榮譽”的錦旗,一句“看哭了!”的質樸評價和“這不是電影,是我們軍人自己的故事”的肺腑之言令人動容!
老兵千里赴約,錦旗承載血色青春
《榮耀》因講述退伍軍人離開軍隊后的奮斗與成長的真實經歷吸引了眾多老兵的關注。來自陜西的四位英雄老兵的現身說法成為了首映禮的全場焦點,他們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向觀眾們講述了“這不是電影,是我們軍人自己的故事”。
在首映現場,這四位陜西老兵身著褪色卻筆挺的軍裝,胸前的勛章在燈光下泛著微光。他們來自不同部隊,卻因《榮耀》中“退役不褪色,熱血抒寫青春”的精神內核產生共鳴。談及影片中退役軍人杜超的創業困境,杜超與戰友李大偉的生死羈絆:看到杜超在退伍后創立兵創基地振興鄉村,在聽聞老隊長壯烈犧牲后又義不容辭承擔起照顧遺屬的重任,并且在面對金錢誘惑、危局挑戰時,始終以軍人血性捍衛榮譽時。這些情節令老兵們熱淚盈眶,更勾連起他們對部隊生活的記憶,他們說“電影里杜超等人抗洪搶險的人橋搭建,就是我們當年在汶川地震時用身體搭建‘生命通道’的翻版!”
真實案例鑄就銀幕豐碑
任何時候,精磨細節都是成就作品的真理。在創作過程中,為真實還原退役軍人的精神圖譜,《榮耀》的主創團隊歷時三年深入走訪全國多個省市,采集300余個真實案例。編劇團隊與退役軍人同吃同住,記錄下“老兵背新兵”等震撼細節:在某次抗洪搶險中,一名老兵曾連續奮戰72小時,用沙袋壘起最后一道防線時,體力透支仍死死護住身后百姓。這些故事都被濃縮為影片中的人物劇情,因為有這些原型故事支撐,加之演員們提前接受軍事化訓練,每個戰術動作都透著軍人的血性。才共同保證了這部影片的真實動人。
期待4月26日影片正式上線,屆時能有更多的老兵來觀看自己的故事,能有更多的觀眾深入了解這些當代最可愛的人的故事,建立起全社會對退役軍人的普遍尊重之情。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榮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