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戰爭年代,彭真同志在天津工作了很長時間,他對天津人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在建黨6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彭真決定到天津一趟,詢問一下當地百姓對黨的工作的看法。期間,彭真遇到了老戰友老左。
彭真和老戰友回憶往事
1982 年的一個秋日,彭真坐著車前往天津,一路上,他望著車窗外不斷變化的景色,思緒萬千,感慨地說:“一晃十八年沒到天津了,我心里一直惦記著這兒,惦記著曾經一起并肩作戰的老工人和老戰友們。”
剛到天津,彭真顧不上休息,就趕忙讓人去聯系左振玉。左振玉是彭真早年在天津開展革命工作時發展的黨員,如今已經從天津市內燃機廠副廠長的職位上離休了。當左振玉得知彭真委員長特意來看自己時,激動得雙手顫抖,緊緊握住彭真的手,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最后還是滾落下來,打濕了衣襟。
“傅老師,您還記得不?” 左振玉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回憶道,“1926 年,您在小劉莊辦了平民夜校。那時候我在裕大紗廠當工人,您化名傅茂公,穿著一身藍色的學生裝,教我們唱歌、識字,還跟我們講,富人不是天生就富,窮人也不是注定就窮,工人階級只有起來鬧革命,才能翻身得解放……”
彭真聽著,不住地點頭,親切地說:“記得,當然記得。老左啊,你當年鬧革命的時候,那可是英勇無畏,什么都不怕,沖鋒在前啊!”左振玉接著說:“1929 年,因為叛徒出賣,我們都被捕了。我看到您在敵人的刑房里,雙手和雙腳都被銬在一起,受盡了各種酷刑,辣椒水、老虎凳…… 我們都以為您活不下來了……” 說著說著,他的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彭真拍了拍左振玉的手,動情地對在座的天津市委第一書記說:“老左是一位非常好的同志。1935 年我出獄后,回到天津第一個就去找他。那時候他在給瑞典人開車,我被敵人折磨得身體很虛弱,就住在他的汽車棚里。他每個月工資只有十五塊現大洋,家里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生活很艱難,但他還堅持每月給我幾塊錢吃飯。” 說到這里,彭真的眼睛也濕潤了。
彭真讓老左提一些對黨的工作的看法
彭真此次前往天津,并非僅僅為了與老戰友敘舊,其真正目的是傾聽人民群眾對黨的工作的看法。左振玉作為一名普通群眾代表,也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直言不諱地說:“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確實改善了,不愁吃也不愁穿,可就是對黨風和社會風氣有些意見。”
接著,左振玉便列舉了一個現象。當下,社會上走后門之風盛行,沒有熟人關系,很多事情根本辦不成。就連人去世后送到火葬場火化,都得走后門,不然就會被拖延。一些黨員干部以權謀私,這讓老百姓頗有怨言……
彭真詢問左振玉,對此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左振玉直截了當地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要對服務人員加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教育;二是要通過整黨,嚴肅處理那些以權謀私的問題。只要黨風好轉了,其他事情也就好辦了。”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基層情況,彭真隨后又邀請左振玉、司福祥和杜遠三位老工人一同吃飯、座談。這些老工人毫無拘束,暢所欲言,反映了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彭真對天津市委第一書記說:
“老左是位非常好的同志,他對自己的事情只字不提,卻對黨和國家的大事如此關心。他們所講的,都是關乎黨和國家發展的大事。群眾往往就是通過這些具體事情來評判我們黨的。我們都是共產黨員,不管是老工人,還是市委第一書記,亦或是身為委員長的我,都有責任把這些問題提出來,并加以解決,這才是對黨的生日最好的紀念。”
在后續的交流中,彭真談到了實事求是。他向大家講述了黨的 “實事求是” 這一光榮傳統以及許多相關史實。他說,曾經在延安楊家嶺,中央政治局在一座小樓上開會,討論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理論稱作毛澤東主義好,還是稱作毛澤東思想好。毛澤東同志堅決不同意叫毛澤東主義,他表示,叫某某思想可以,大家都主張用他的名字作代表也沒問題,但是他要聲明,毛澤東思想不是他個人的,而是集體的智慧,是大家的智慧,這就是實事求是。
彭真的這次天津之行,收集到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作為一名老黨員,彭真始終在為黨如何更好地開展工作而思索、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