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今年第二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中國財長藍佛安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等人均赴美參會。在為期兩天的會議時間里,藍佛安與包括南非、巴基斯坦、德國、韓國、印度尼西亞、英國和日本等多國在內的財長舉行了雙邊會見,卻唯獨不見美國財長貝森特。
而在此次會議召開之前,貝森特就提前放出風聲,稱不排除與中方官員在會議期間見面的可能性。如今,隨著會議的閉幕,中美之間都沒有發布雙方財長會談的新聞稿,足以證明兩人之間沒有談成。那么,中美之間究竟有沒有圍繞關稅問題展開談判呢?
先來看看美方的說法,當地時間4月23日,特朗普公開表示,“希望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每天都在和中國聯系?!辈贿^,我外交部和商務部均作出回應,否認了特朗普這一說法,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有關說法是假消息。
盡管中方駁斥了美方的謊言,但特朗普依舊不依不饒。當地時間24日,特朗普再次發聲,堅稱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正在進行,但拒絕向記者透露詳情。對此,我駐美大使館發言人25日表示,有關說法純屬混淆視聽。
有分析認為,近期以來,特朗普及其團隊頻繁對外拋出“中美正在進行貿易談判”的消息,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了營造一種中美熱絡對話的氛圍,表面上來看,這一舉動似乎是在對華示好,但實際上卻是對華施壓,讓外界誤以為“中方已經坐在談判桌上”,進而來證明美方的極限施壓策略已經奏效。
第二是為了將“中美之間未能對話”的鍋甩給中國。換言之,一旦中方對美方口中的“中美正在談判”的消息保持沉默,特朗普政府就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大肆渲染中方和其他國家一樣,主動對美“求和”。而如果中方否認“中美正在談判”的消息,那么美方則可以炒作“中方不愿對話”,進而將談判陷入僵局的責任推到中方身上。
而事實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在我外交部、商務部、駐美大使館接連就“中美正在進行貿易談判”的消息辟謠之后,特朗普一改此前“示弱”的態度,開始向中方索要好處。當地時間25日,特朗普聲稱,“美方不會取消對華關稅,除非中國先給美國好處,比如將中國市場對美開放。”
不得不說,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態度繞來繞去,最終還是將真面目徹底暴露出來。說到底,還是想要中國像其他國家一樣,在美方的威逼利誘之下,為減免關稅而對美方“全盤妥協”,但這種招數顯然在中國身上行不通。更何況,中方已經為這場貿易戰做好了最壞打算。
4月25日,一場重要會議在北京召開,首次將中美貿易戰定調為“斗爭”。有專家指出,中美貿易戰從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開始,到拜登政府,再到特朗普二進宮,顯然已經形成了持久戰,也是美方遏制中國的政策之一。在此背景下,中方必然要做好長期準備,來應對這場長期且無硝煙的“戰爭”。
當前,特朗普的反復無常,意味著這場貿易戰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方所能做的,就是見招拆招。眼下,不管中美之間是否已經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美方的用意實際上都不是為了談判,而是為了來穩定美國金融市場的信心。
而中方否認談判,則是為了告訴國際社會,中國沒有妥協,同時也代表美方的談判誠意不足。要知道,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不會拿到。因此,在這種關鍵時刻,中方顯然不會輕易與美方談判。而面對中方的強硬態度,美財長發起報復。
據報道,美財長貝森特日前在與亞洲開發銀行行長神田真人會談時,敦促對方采取具體措施,停止向中國提供貸款。而在此之前,貝森特還呼吁世界銀行,停止按照“發展中國家”的標準,向中國發放貸款。有分析稱,無論特朗普政府編造出怎樣的談判謊言,又或者發出怎樣的威脅,如果美方依舊不向中方展現談判的誠意,那么這場貿易戰勢必將持續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