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又拋出所謂“脫中入北”戰略,妄圖以經濟“脫鉤”換取政治上的“轉正”。然而,熱臉貼上冷屁股,美國不僅沒有回應賴當局的表態,甚至選擇了“已讀不回”。
【賴清德叫囂所謂“脫中入北”口號】
賴清德叫喊的“脫中入北”,其核心意圖其實并不復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借助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切割,向美西方“表忠心”,為“謀獨”鋪路。賴當局鼓吹所謂“全球北方聯盟”,實際上是為其“脫中反中”政策尋找包裝詞匯,想要將“政治分裂”通過所謂“經濟重構”來實現。
但我們要問一句:真的能脫得了嗎?臺灣地區高度依賴與大陸的經貿關系早已是鐵打的現實。去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額達到了1506億美元。如果沒有大陸這個“基本盤”,臺灣經濟恐怕連外貿順差都無法維持,更別談產業競爭力了。
賴清德鼓噪要靠“入北”實現經濟升級,實則是政治裹挾經濟、幻想用地緣對抗的方式實現“脫鉤”。但“脫中”根本不可能,“入北”又有誰在等?
對照賴清德的政治盤算,美國的“冷處理”顯得格外諷刺。不管是“不讀”還是“已讀不回”,傳遞出的信號只有一個:美國并不打算認真對待民進黨當局的“入北申請”。
從表面上看,美國近期對民進黨當局頻繁“加持”:軍售不斷、官員訪問、議員竄訪,但實際上,美國在戰略棋盤上仍只是把臺灣當作“棋子”。美國關心的,從來不是臺灣民眾的未來和福祉,而是如何把臺灣地區這個“橋頭堡”更有效地用來牽制中國大陸的發展。
美國多次利用所謂“大陸可能武統臺灣”的議題進行炒作,背后是明碼標價的軍火交易、芯片敲詐和資本轉移。從軍售高價武器到逼臺積電赴美建廠,這些操作讓臺灣產業在流血,美國卻在“割肉吃飯”。
【民進黨對美國而言只是一枚“棋子”】
賴清德提出的所謂“對美大采購、大投資、大建設”方案,無異于用臺灣的核心產業“換取”美國的安全承諾,但問題在于——這個“承諾”美國從來沒打算兌現。
對于賴清德鼓噪的“脫中入北”戰略,大陸國臺辦早已看得一清二楚。發言人指出:賴清德當局“主動出賣臺灣核心產業”,換來的卻是美國征收高額關稅、強制技術轉移和制造業外流。
回看臺灣地區當前一塌糊涂的經濟狀況,美國無疑是“罪魁禍首”之一。在近期特朗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中,臺當局也沒能“幸免于難”。
特朗普政府對臺灣地區部分出口產品提升關稅,嚴重打擊了臺灣地區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而臺積電赴美建廠所引發的“人才出走”“管理成本倍增”問題,更讓島內民眾怨聲載道。
國臺辦直言:“跪美賣臺”的行為不但損害臺灣自身發展利益,還將島內民眾的未來綁在美方戰略戰車上,成為隨時可以被拋棄的“棋子”。說白了,美國只會在需要的時候扶你一把,但當你妄想“上桌”時,它絕不會給你一把椅子。
中方最近在出訪東南亞三國時提出,要與“全球南方”攜手合作,推動去美元化、反對“脫鉤斷鏈”、倡導多邊合作。這一理念迅速得到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等國積極響應。
“全球南方”概念不僅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普遍共鳴,也正成為對抗西方單邊主義、霸權主義的新型國際合作架構。在這種格局下,越來越多國家選擇與中國合作,而不是站在對抗中國的隊伍里。
【國臺辦回應賴清德“臺獨”言論】
反觀臺當局,一心撲向“全球北方”,卻被冷落在門外。“全球北方”不過是賴清德捏造出的“自嗨”詞匯,而美西方國家對臺從不真正接納,只將其作為“戰略杠桿”。這種尷尬,已經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島內不少企業和學者已經對“脫中入北”戰略表示擔憂。島內多家企業警告稱,一旦與大陸“脫鉤”,整個產業鏈將面臨癱瘓,臺企將徹底失去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臺大教授更是直言:“所謂‘脫中’,是對現實經濟規律的無視?!?/p>
而從民調看,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關注民生、就業和經濟前景,對“意識形態式脫鉤”表示反感。島內青年更擔心的是未來的出路,而不是政治表態。遺憾的是,臺當局卻依舊我行我素,一味押寶美國,把全體民眾綁上“臺獨”戰車。
總而言之,賴清德所謂的“脫中入北”戰略,不過是一場政治豪賭。幻想靠拋棄大陸市場、討好西方國家,就能換取“政治獨立”,不僅天真,更是危險。
歷史早已證明:背離民族、背叛同胞者,注定被時代拋棄。與其幻想“入北”求榮,不如回到兩岸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正視一個中國原則,抓住發展機遇,順應歷史大勢。
“臺獨”沒有出路,對抗注定失敗。只有認清方向、懸崖勒馬,臺灣地區才不會被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