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2800米的昆侖山腹地腳下,和田縣喀什塔什鄉阿潘多克村,這個被群山“圍住”的角落里,卻隱隱傳著不一樣的外來音——牧民麥格提正拿著手機直播將高山冷水魚賣到沿海城市,鄉村小學里的孩子正通過“班班通”屏幕聆聽北京的名師授課,村醫拿著遠程會診系統連線三甲醫院專家解決疑難雜癥......而這一切翻天覆地的變革,都始于中國電信新疆和田分公司在雪山深處架起的“信息橋梁”。
自2010年開始,中國電信新疆和田分公司便開始了對阿潘多克村的通信建設,誓要將基站信號覆蓋到阿潘多克村的每一個角落。通信人員克服高原嚴寒、缺氧和運輸等難題,精心選址、搭建設備,讓“國家電信普遍服務”的標識終于站立在村口的基站上。自此后數據顯示,通網后該村人年均收入增長超10%,2024年返鄉創業青年新增38人,“互聯網+農牧業”“互聯網+旅游”模式更成為了鄉村振興新引擎。
(圖為位于海拔2800米的阿潘多克村“國家電信普遍服務”網絡基站)
“設備運輸車隊開到山腳就再也上不去了,最后只能拆解成零件,用駱駝一趟趟馱上山。”中國電信新疆和田分公司工程師回憶道。在建設設備基站時遇到的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低溫導致設備頻繁故障,缺氧讓施工人員每工作半小時就得吸氧休息,選址時還要避開雪崩易發區。經過幾十天的晝夜奮戰,當基站的信號燈首次在昆侖山巔亮起時,這一刻,中國電信用技術鑿開了隔絕千年的信息壁壘。
基站建成只是一切的第一步,如何讓村民真正的融入數字時代?變成了中國電信新疆和田分公司新的核心問題。公司組建了專業人員的隊伍,開始了挨家挨戶開展網絡技能培訓:從教老人使用微信視頻,到指導牧民開設抖音店鋪,甚至為村民定制“電商直播速成手冊”。返鄉大學生伊帕爾古麗是這場變革的受益者之一。
“第一次直播時,我緊張得說不出話,電信的技術員全程站在旁邊幫我調試設備,并且一直給予我鼓勵,才讓我有了勇氣。”伊帕爾古麗回憶道。如今,她的團隊通過直播帶貨,不僅讓“和田羊”成為網紅產品,還幫助村里的許多老人完成了脫貧就業難題。“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在這里成為現實。
(2025年2月20日,和田縣喀什塔什鄉阿潘多克村民感謝信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通信網絡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便利,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在教育領域,村小學通過“班班通”讓北京名師的優質課程通過網絡走進課堂,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在醫療方面,鄉衛生院借助遠程會診系統,成功為一名牧民家的小孩聯系到上海專家手術,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醫療條件。課堂上,班里的努爾古麗看著屏幕里的北京老師,舉手說道“老師,我以后也要去北京!”
如今的阿潘多克村,家家戶戶亮起溫暖的燈光,年輕人刷著短視頻學習養殖技術,牧民通過手機與外地子女視頻通話。中國電信新疆和田分公司架起的這條信息橋梁,不僅聯通了山內山外,更鋪就了邊疆群眾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通途,讓曾經的“信息孤島”在數字浪潮中蝶變為充滿希望的“振興熱土” 。未來,中國電信新疆和田分公司還將繼續發力,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讓更多像阿潘多克村這樣的偏遠山村,在數字時代綻放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