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7年10月9日此時正值中共八屆三中全會,毛主席在會議上再次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之一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各省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開展不同形式的階級斗爭和階級教育工作。
比如四川省文物局為了激發群眾的社會建設熱情,專門將四川省曾經的惡霸頭子“劉文彩”宅院進行公開展覽,從而讓老百姓直觀感受到地主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欺壓。
這個消息讓整個四川百姓都歡呼雀躍,他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著那座最豪華的宅院,那里面的金銀財寶有多少是劉文彩搜刮多少老百姓血汗錢,又有多少百姓因為劉文彩的迫害而家破人亡!
只有一個人聽說這件事后冷汗直流,他就是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劉文輝,他不僅僅是劉文彩的親弟弟,更是四川省最有名氣的大軍閥。
不過沒多久來自中央的一紙調令讓劉文輝擺脫眼下的困境,調令出自國務院周總理之手,是周總理聽說了劉文彩的困境后給予的“特殊照顧”。
那么地主劉文彩作過什么惡?軍閥頭子劉文輝為什么能夠在新中國擔任官職?他又做了什么讓周總理另眼相待?
從軍發家
劉文輝所在的家族最初還是四川省大邑縣一家普通的富戶,由于家中祖父是武舉人出身,祖父本人很重視兒孫的教育問題。
所以家中子嗣大多讀過書,比如劉文輝的兄長劉文淵曾中過舉人,先后擔任過四川省咨議局議員和審判廳廳長。
但劉氏族人的崛起不是依靠讀書而是當兵,最早發跡的劉氏族人是軍閥劉湘,劉湘從小準備科考從政,后來清政府廢除八股取士。
劉湘是個有主見的青年,他分析當前局勢后決定參軍。
于是他轉身考入四川省武備學堂學習軍事知識,1908年他再次進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進行深造,畢業后被派往成都作戰。
劉湘作為近代史上有名的梟雄,他先后參與過護國戰爭,也曾川滇斗法中大顯身手,這些政治和軍事上的磨煉讓他迅速成長并且在家鄉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過那時候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四川省霸權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混戰,劉湘一人畢竟獨木難支,他幫助軍校畢業的堂叔劉文輝參軍,經過兩人多年的苦心經營四川省逐漸被劉家牢牢掌握。
國民政府眼見無法再操控四川省的爭斗,轉而拉攏劉文輝和劉湘,特指定劉湘為川康裁編軍隊委員長。
劉文輝為四川省主席,劉家人依靠劉湘和劉文輝的勢力開始在四川肆意擴張,比較典型的就是劉文輝的五哥劉文彩。
惡霸劉文彩
劉文彩的發家史和劉文輝是分不開的,不過劉文輝的本意卻不是掠奪,作為一個有追求的軍官,劉文輝早先給予劉文彩“興工固農、富民強兵”的厚望,隨后將哥哥劉文彩安排到四川煙酒公司擔任要職。
隨著劉文輝手里的權力越來越大,軍隊越來越多,劉文輝必須招兵買馬來鞏固自己的勢力,劉文彩借助劉文輝的名望開啟自己的斂財計劃。
其中大部分錢財是供劉文輝使用,剩下的劉文彩就自己揮霍。
劉文輝的地盤和勢力逐漸擴大,哥哥劉文彩也搜刮更多的錢糧“上供”,劉文輝收到錢糧后選擇對劉文彩的橫征暴斂視若無睹,在他的默許和縱容下劉文彩更加地囂張跋扈。
劉文彩最開始通過巧立名目增加苛捐雜稅,比如“鋤頭捐”“廁所捐”,后來他發現積累財富的新途徑——鴉片。
于是他強迫附近百姓種植罌粟來為自己牟取暴利,即便是老百姓聽話種植罌粟,劉文彩也沒有放過他們,他還會讓種罌粟的農戶上交煙苗稅和煙土稅。
若是你不聽話拒絕種植罌粟,你更不可能逃過稅收,劉文彩特意為拒絕種植的農戶想出一個絕妙的稅種“懶稅”,凡此種種一步步壓垮四川老百姓的生活。
另一邊劉文輝的急劇擴張嚴重威脅到原來的軍閥頭子劉湘,這對堂叔侄誰也不肯相讓,一時之間雙方摩擦不斷。
老牌軍閥劉湘技高一籌將劉文輝逼到雅安——西康地區,那里貧窮落后劉文彩不想去,所以他趁著離開前狠撈一筆回到老家定居。
劉文彩離開了劉文輝的庇佑,但他始終是劉家人,所以在家鄉他開始重操舊業繼續巧取豪奪,不僅霸占別人的房屋商鋪,還肆無忌憚地侵吞附近的田產,被侵占田產數量高達一萬兩千多畝。
此外他還有無數的公館、街房、當鋪、銀號以及日常生活的大莊園,但如此優渥的生活沒有讓劉文彩收手,他依舊想盡辦法地斂財,對于貧苦的佃戶和老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和欺壓。
劉文彩有一個私人“水牢”專門用于處置那些交不上租的佃戶,冰冷幽暗的水牢對于肉體和精神折磨是十分殘酷的,即便活了下來這段經歷也會成為一生的噩夢。
劉文彩對待外人殘忍,對待他自己身邊熟人也從不心軟,打罵都是常態,哪怕是照顧他自己的奶媽,劉文彩都不計任何情分地折磨虐待,最后致她失明死亡。
1949年各地積極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動,地主劉文彩自然在征討的名單上,四川同胞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劉家非法財產充公,原本就病入膏肓的劉文彩自然受不了這樣的刺激而死。
同一年劉文輝配合共產黨起義,擁護共產黨入川,他的全力配合避免四川人民遭受更多苦難,新中國成立后他被黨組織善待。
西康王劉文輝
劉氏家族崛起于民國,劉文輝作為掌握兵權的軍閥無疑是家族中最耀眼的人之一,他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為了前途投靠了頗有名望的川軍將領劉湘。
劉湘和劉文輝是堂叔侄,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劉湘發現劉文輝出身軍事名校,野心和能力都很出色,必然不會長期屈居于人下。
他為了不與劉文輝發生沖突將劉文輝舉薦到第八師陳洪范那里參軍。
劉文輝有劉湘的背景加上他自己的本事很快就在第八師混出名頭,一路從上尉參謀升職為旅長,后來劉湘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將劉文輝以第一混成旅的身份駐防宜賓。
四川省的權力爭奪戰很是慘烈,劉湘沒多久就被另一支軍隊打敗喪失了掌控四川的權利,劉文輝自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全力擁護劉湘重新掌權,同時為劉湘拉過來幾個盟友做擔保。
有了劉文輝的鼎力支持劉湘很快將權力和人心收攏回來,順勢也狠狠報復對方,劉文輝趁機接收了一些地盤和兵力,開始為自己的野心積蓄力量。
1925年劉文輝在劉湘的支持下掌握川東地區,還獲得軍務幫辦的職位,哥哥劉文彩趁機開始搜刮川東地區為劉文輝訓練軍隊輸送錢糧。
劉文輝的實力在北伐戰爭以前已經擴展到劉湘都忌憚的地步了,不過劉湘和劉文輝兩人一直信奉韜光養晦政策,無論私底下競爭多么激烈都假裝服從于蔣介石的指揮。
1928年隨著新輝和劉成勛部被二劉瓜分,叔侄二人共宰四川的大局已然形成,劉文輝作為劉湘的堂叔本來輩分就大,但是軍隊更多看重資歷和兵力,所以每每面對劉湘時他還是要矮上一頭。
此時劉文輝已經發展到七個師12萬兵力,私底下他積極培養軍官的指揮能力和軍事素養,一心一意地擴充兵力,力求盡快擁有統一西南的實力。
劉湘背靠蔣介石和舊軍閥,雖然他也有統一四川甚至西南的野心,但他的步伐走得穩當而堅定,他和野心勃勃的劉文輝貌合神離,私底下矛盾重重。
1931年劉湘的手下在萬縣港意外查獲一批來自英日的軍火,劉文輝明里暗里過來表示這批軍火是他重金買的。
劉湘本就對劉文輝十分戒備,如何肯交出這批軍火來增強對方實力,至此兩人矛盾進一步升級。
劉文輝私下許予重金讓劉湘的手下叛變,截停了劉湘的糧食運輸線,劉湘不得不花費數倍價格從外省買糧食來恢復軍民日常生活。
劉文輝的哥哥為了讓劉文輝能夠制霸四川,特意重金買通刺客去重慶暗殺劉湘,這個刺殺陰謀雖然失敗了,但劉湘也被他的行為徹底激怒,“二劉之戰”最終爆發。
劉湘作為老牌軍閥實力出眾,一開始就在戰場占盡上風,之后四川各大軍閥紛紛站隊劉湘,一年后劉文輝不得不倉皇逃竄到雅安。
四川境內軍閥混戰不斷,但是他們不會斬草除根,一般只要打敗對方后就允許他們保留一部分地盤和軍隊,劉文輝因此可以偏安于落后的雅安,并順勢經營這片落后、貧窮的地區。
全面戰爭爆發后西南地區的戰略意義逐漸增加,劉文輝因此再次掌握政治話語權,還憑借一番政治運作將自己的地盤劃出四川,建立新的省份——西康省,劉文輝也成為西康省當之無愧的西康王。
聯共反蔣
劉湘因病去世后,蔣介石就派出親信前往四川省打算渾水摸魚拿回政權,四川的軍閥們不是吃素的,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排擠蔣介石的親信,甚至西康王劉文輝也加入其中。
蔣介石為了減少掌控四川的阻力大肆收買人心,以高官厚祿開道,以兵力震懾,但他任命的官員和政令還是遭到四川本地官員們的各種抵制。
1938年9月蔣介石親自去四川考察,一向自信的蔣介石才發現四川比想象中更加排外,隨即蔣介石放緩了掌控四川的步伐。
抗日戰爭時期川軍拿著落后的武器,甚至還背著大煙斗出川抗戰,但蔣介石卻趁著四川后方空虛,將四川軍隊中央化,不少將領被解除軍權。
蔣介石對于四川的行動和態度被劉文輝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害怕被蔣介石報復就接受來自中國共產黨南方局的邀約,就當前的抗戰形勢和國內外局勢與中共代表進行深入探討。
1942年周總理在重慶市和劉文輝進行了一場會晤,此后劉文輝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走到全力配合階段。
雙方還草擬了《八路軍與二十四軍抗日協定十二條》,劉文輝本人還有專門的電臺和延安黨中央溝通。
劉文輝作為國民政府內掌握實權的地方大將,早就是蔣介石的眼中釘,為了防止西康被蔣介石染指,劉文輝接受了周總理的“控制川、康,迎接解放”的策略,他全力交好四川各地軍閥,加強本地經濟建設。
當抗日結束后劉文輝時刻準備著起義來呼應中國共產黨。
彭縣起義
1949年8月,中國共產黨接連解放上海、南京、武漢等大城市,國民政府的抵抗越來越無力,8月4日湖南省主席程潛和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電告全國宣布起義。
劉文輝認為四川和西康省的起義工作不得不提上議程,為此他特地將這里的具體情況匯報給周總理,周總理考慮到劉鄧大軍的大西南包圍計劃尚未成功,勸告劉文輝靜待時機。
10月劉文輝再次向周總理表明自己想要起義的決心,此時反蔣進步力量壯大,他們既可以配合解放軍入川,又可以攔截逃跑的胡宗南部,不過也被周總理否決。
12月初胡宗南部已被劉文輝攔截,劉鄧大軍也完成對四川省的分割包圍計劃,至此起義的全部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12月9日劉文輝和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在彭縣向全國發出起義宣言,此宣言一出直接宣告蔣介石“川西決戰”計劃失敗,蔣介石因此倉皇逃竄到臺灣。
彭縣起義也帶了一個好頭,川西的其他兵團也跟隨起義,有力地減少了解放軍的傷亡,也避免四川省的工農產業遭到毀滅性損害。
1950年6月劉文輝的第二十四軍被改編合并,劉文輝本人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后升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55年時被政府授予一級解放勛章,59年被周總理緊急調往林業部門發展。
1976年劉文輝前往北京參加了周總理遺體告別儀式,癌癥病情惡化,也在北京離世。
劉文輝一生從軍從政,也曾壯志難酬,也曾改過自新,彌留之際更是多次叮囑兒孫莫言從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