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創意設計作品
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
公司由知名設計師徐綬于1999年創立,2015年正式定名為杭州徐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多年來,團隊專注室內外建筑空間設計,參與眾多國內知名項目,為諸多企業和品牌打造優質建筑空間。公司秉承“知行合同,理解創新”的設計理念,在每個項目中都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結合創新思維,將設計構思轉化為現實。未來,杭州徐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將繼續深耕建筑設計領域,打造更多兼具美感與實用價值的優質項目,為城市建設和文化傳承貢獻更多力量,也讓更多人領略到建筑設計與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獲獎理由:結合當地地勢特色,融入在地文化旅游基因,秉承“知行合同,理解創新”的設計理念,在隴南武都區建設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將姚寨溝打造為農家美食、生態康養、民俗研學多元化一體的文旅康養中心,致力于構建百億生態康養和文旅產業集群。實現文旅融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榮獲 2024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賽鉆石獎。
徐綬:建筑設計領域的領航者
徐綬先生,作為杭州徐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自 1999 年創立公司以來,便以卓越的才華和堅定的信念,深耕于室內外建筑空間設計領域。多年來,他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在業內享有極高的聲譽。徐綬先生始終堅持“知行合同,理解創新”的設計理念,深入挖掘每個項目的獨特內涵,巧妙地將文化、藝術與實用功能融為一體。
以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項目為例,徐綬先生帶領團隊精心雕琢,巧妙融入東陽木雕等非遺元素,打造出一個集文旅康養于一體的特色街區。這一項目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的蓬勃發展,更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最終榮獲“ 2024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賽鉆石獎”,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徐綬先生以其對建筑設計的無限熱愛與執著追求,不斷突破自我,引領團隊在建筑設計領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未來,他將繼續帶領杭州徐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為城市建設和文化傳承貢獻更多力量,讓建筑之美與文化之韻交相輝映,點亮更多城市的未來。
匠心設計:雕琢魅力街區
杭州徐綬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自1999年創立以來,憑借卓越的設計實力和深厚的行業積淀,在建筑設計領域享有盛譽。公司始終秉持“知行合同,理解創新”的理念,在室內外建筑空間中屢創佳績。此次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項目,更是凝聚了團隊的智慧與匠心的集大成之作。
整個街區規劃總用地面積 49428.31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34876.04 平方米,涵蓋 35 棟建筑,其中9棟為古建遷建。這些遷建的古建筑,宛如時光的見證者,將歷史的厚重與現代的活力巧妙融合。尤為值得一提的是,7棟古建與中庭水景、連廊的布局設計堪稱精妙,3456.87 平方米的核心景觀區域,成為了街區的點睛之筆。無論是建筑的整體布局、空間的合理利用,還是細節的精雕細琢,都彰顯了設計師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表達,為游客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和空間體驗。
在這里,歷史與現代交織,傳統與創新碰撞,每一處設計都訴說著匠心與情懷,讓游客在漫步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體驗中領略建筑的藝術。
天賦區位:匯聚發展優勢
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的成功,離不開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坐落于隴南市政務中心北區域組團的核心位置,周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為街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生態景觀來看,街區可遠眺占地上百畝的濕地公園與蜿蜒的白龍江,優美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為游客提供了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絕佳場所。在醫療保障方面,臨近隴南市人民醫院,為游客和當地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增添了一份安心與保障。商業配套上,毗鄰昌盛繽紛城,滿足了人們日常購物、休閑娛樂等多元需求、進一步提升了街區的吸引力。
交通方面,項目地緊臨隴南站,便捷的交通網絡讓游客能夠輕松抵達,極大地提升了街區的可進入性。此外,隴南自身的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地處中國西部地區,東臨天水市、寶雞市、漢中市、西安市,扼陜甘川三省要沖,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其獨特的地貌和宜人的氣候,賦予了它“隴上江南”的美譽。同時,隴南作為中國主要的中藥材和油橄欖產地之一,擁有 “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中國油橄欖之鄉” 等諸多美稱,豐富的物產資源為街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底蘊。
這些區位優勢與資源稟賦,不僅為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也為游客帶來了全方位的優質體驗,使其成為隴南文旅融合的一張靚麗名片。
文旅融合:釋放多元價值
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將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釋放出了多元價值,成為隴南文旅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街區內遷建的九幢明清時期徽派古建筑,是歷史文化的瑰寶。青磚黛瓦、雕梁畫棟,承載著數百年的歷史記憶,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領略到徽派建筑的獨特魅力。古建上精美的木雕作品隨處可見,人物、花鳥、山水等圖案栩栩如生,展示了傳統木雕技藝的精湛,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與藝術魅力。
街區精心打造的景觀給游客帶來了極致的享受。步入展廳區域,鏡面水景平靜澄澈,倒映著古宅的黛瓦飛檐與連廊的古樸結構。古宅歷經歲月沉淀的厚重韻味,與四周景觀設計的簡潔明快相映成趣。這處城市文化展廳,將古建與現代景觀精妙融合,步入其間,仿若穿越時空,既感受古建沉淀的厚重歷史韻味,又能領略現代設計的簡潔精妙。人們于此暫別城市喧囂,在古建與水景交織的空間里,品味文化與自然交融的獨特意境,尋得內心的寧靜與愜意。
作為文旅康養中心,街區集農家美食、生態康養、民俗研學等多元功能于一體,預計節假日人流量可達 20 萬人。大量游客的涌入,帶動了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產業的繁榮,創造了眾多就業機會,有效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武都區與九寨溝縣共同發起成立的 “陜甘川毗鄰地區(九寨溝-武都)文旅環線戰略聯盟” 成效顯著,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隴南文旅產業注入了強勁動力。
隨著萬象景區建設的推進,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將成為市區群眾休閑娛樂的“后花園”和接待賓朋的“會客廳”。武都區正致力于依托該項目,打造全國知名的休閑旅游度假基地和西部地區獨具魅力的生態康養中心,構建百億級生態康養和文旅產業集群,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讓隴南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的成功,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推動,為隴南乃至西部地區文旅融合樹立了標桿。
媒體聚焦:收獲榮譽認可
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的發展備受各界矚目,尤其是媒體的持續關注與報道。自 “陜甘川毗鄰地區(九寨溝 - 武都)文旅環線戰略聯盟”成立以來,央媒等主流媒體持續聚焦武都文旅發展,為街區的宣傳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持。聯盟不斷推出的精品旅游線路,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使得姚寨溝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持續攀升。
在專業領域,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的卓越設計也獲得了專業領域的高度認可,并榮獲 2024 亞太空間設計大獎賽鉆石獎,這一殊榮不僅是對設計團隊匠心與創新能力的肯定,更提升了項目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它吸引了更多業內人士的關注,也讓更多游客慕名而來,進一步推動了隴南文旅產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憑借匠心設計、優越區位、文旅融合的多元價值以及廣泛的媒體影響力和專業認可,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已然成為隴南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名片。它在傳承文化、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隴南的未來發展描繪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相信在未來,姚寨溝民俗文化街區(西區)將繼續綻放光彩,創造更多的輝煌,為隴南乃至西部地區的文旅融合樹立新的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