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7日,吉林毓文中學模擬聯合國社團15名學子化身“云端外交官”,亮相2025年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ECOSOC)青年論壇,其提出的數字教育普惠化等創新方案被納入大會政策建議池,在國際舞臺展現中國青年的智慧擔當。
本屆論壇以“加速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創新與政策協同”為主題,吸引全球127個國家及地區的青年代表。在“青年賦權與可持續發展”專題邊會上,毓文學子通過視頻會議方式接入,與30國60余名代表圍繞數字鴻溝治理、氣候行動本土化等議題展開交鋒。成員關雁鳴提出“數字醫療資源下沉鄉村”方案,孫御偌琳倡導“科技與人文雙輪驅動可持續發展”,多項建議因兼具創新性與實踐性獲國際專家點贊。
論壇期間,吉林毓文中學同步啟動“全球公民實驗室”行動:校內實時轉播主論壇盛況,師生通過“世界咖啡館”研討模式,模擬“企業-政府-青年”三方談判場景,最終形成《毓文青年參與可持續發展五大行動倡議》。校園內設立的“SDGs未來提案墻”征集到學生們踴躍創作的創意便簽:從“可再生校服降解計劃”到“數字貨幣勞動積分系統”,這些源于生活的金點子將通過聯合國青年門戶網站推向全球磋商平臺。
“在聯合國青年論壇上,我深刻感受到青年人的力量與擔當”成員李一冉在論壇中深受觸動。孫御偌琳坦言:“在聯合國框架下的多邊合作機制里,作為一名高中生,這次參會經歷使我深刻意識到,青年不僅需要關注技術本身,更應將科技與人文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愿景。”社團指導教師曲冠勛表示,“當學生將課堂所學的批判性思維轉化為政策建議,用跨文化溝通能力搭建國際合作網絡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公民素養的具象化呈現,更是新時代青年參與全球治理的無限潛能。”
這位曾帶隊征戰哈佛大學模擬聯合國大會的資深導師,帶領社團構建“議題研究-實踐創新-政策倡導”培育鏈,十年間帶領多名社團學生走向全國模聯舞臺。此次論壇中,他帶領的社團實現了“從校園萌芽,經國際舞臺淬煉的成長模式,正在重塑基礎教育與全球勝任力培養的融合邊界。”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岸松
通訊員 曲冠勛
圖片來源:曲冠勛
責編 馮薈羽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