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時社會的愛情中,講求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p>
很多年輕人是不允許自由戀愛的,更有甚者,在結(jié)婚之前,連對方的樣子都沒見過,只能等到洞房花燭的時候,才會看見彼此的“廬山真面目”。
基于這樣的“婚姻觀”,很多年輕人都會反對,但也拗不過這樣的現(xiàn)實,而這樣婚姻觀一直延續(xù)到近代,今天就來看看近代大畫家徐悲鴻包辦婚姻的故事。
他就是因為十分厭惡父親令下的包辦婚姻,結(jié)果把氣撒在了孩子身上,給孩子起了一個很“晦氣”的名字,沒成想?yún)s字字應驗。
01.天賦異稟 他不愿意被束縛,崇尚自由
徐悲鴻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收入并不是很高,家里的條件也很一般。
徐悲鴻從小就跟著父親,父親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徐悲鴻,他也開始一起研究筆墨的學問。
他會很認真地聽父親講書法和繪畫的奧秘,似乎是全都可以理解,在他9歲那年,父親就開始嘗試讓徐悲鴻給自己的畫作涂色。
徐悲鴻有著極強的天賦,他會自己調(diào)色,設計顏色等,畫出的畫也很美觀,繪畫天賦開始慢慢顯露。
在徐悲鴻13歲那年,父親就帶著他去各個村落畫畫,賣畫。
在賣畫的生涯里,父子二人賺了不少錢,而徐悲鴻也增長了不少見識,他的畫也畫得越來越好。
因為徐悲鴻的畫技出眾,他的畫很快被業(yè)內(nèi)人士發(fā)現(xiàn),引起了“眾論”,徐悲鴻也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
在17歲那年,他覺得不應該再跟隨父親,就自己來到了當時很發(fā)達的城市上海,在這里開啟了他“獨立作畫”的生涯。
更慶幸的是,在這里他接觸到了西方繪畫,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可是,因為父親年邁病重,徐悲鴻不得不再次回到老家。
可就是這一次回老家,卻成了徐悲鴻的“噩夢”,因為父親并沒有生病,而是給他找了一個媳婦。
徐悲鴻聽后很震驚,原本在上海會發(fā)展得不錯,父親這樣做,就相當于阻礙自己的發(fā)展,徐悲鴻肯定是不同意這門婚事,在他看來,婚姻自由,戀愛自由。
可在父親眼里看來,17、8歲就應該盡快成家,為徐家傳宗接代,自己說的話,定的規(guī)矩不可以“違抗”,父子之間也開始有了爭吵。
02.父子矛盾 他順從了父親的意愿娶了一個素未謀面的女子為妻
徐悲鴻在家的日子,根本沒有心思畫畫寫字,整天研究如何說服父親,他很不解,有一次和父親大鬧了一場,賭氣之下,還直接離家出走了,父親又把他抓了回來。
這一次,父親開始打起了感情牌:
“我的年歲大了,本該頤養(yǎng)天年,抱個孫子,你怎么就不理解?!?/p>
徐悲鴻鬧也鬧夠了,看著可憐兮兮的父親,也只能低下頭順從,娶了那個素未謀面的姑娘。
兩人成婚后不久,徐悲鴻依照父親的心愿,履行了做丈夫的義務,讓媳婦懷上了孩子,這讓徐悲鴻的家人們興奮不已。
而徐悲鴻自己也是“喜上眉梢”,因為他和媳婦之間是沒有感情的,甚至會有一些抵觸,抵觸中還會帶有一絲絲的恨意,所以,只要自己的媳婦懷了孩子,自己就可以趕緊離開家,直奔藝術的道路了。
在徐悲鴻18歲那年,他的孩子出生了,看著孩子,徐悲鴻卻沒有半點的喜悅,顯得十分冷漠。
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仇恨”,于是他給自己的孩子起名為“徐劫生”,寓意這孩子就是自己的劫難。
徐悲鴻終于在處理了一系列家事之后,離開了家,又回到了上海,心無雜念的徐悲鴻一門心思地鉆研繪畫,對于家里的事一概不管。
在這期間,徐悲鴻的妻子多次給他寫信,可是他不愿意回信,心情好了就回復上幾句話,到最后,連信都不看了。
久而久之,徐悲鴻的妻子也是滿腹的抱怨,徐悲鴻父親得知這件事后,勒令自己的兒子回家看望妻兒。
徐悲鴻自然是一百個不愿意,可是在父親的一再“命令”下,徐悲鴻還是回到了家里。
在徐悲鴻回家前,徐劫生就沒看見過自己的父親,等再見面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4、5歲的樣子了。
可能是書法繪畫環(huán)境的影響,徐悲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對于繪畫也有著不錯的天賦,小小的年紀就能畫出不錯的畫作,遺傳了自己的長處。
這讓徐悲鴻很是滿意,他也漸漸找到了做父親的快樂,每天陪著孩子,就像是當年,父親陪伴著自己一樣,那段日子,他很開心,早已經(jīng)忘了婚姻帶給他的不快樂。
但是,徐悲鴻突然意識到,自己孩子的名字實在不盡如人意,家人們也極力希望給這個孩子改一個名字,徐悲鴻轉(zhuǎn)念一想,把中間的“劫”字,改成了“吉”字,這樣一來,就好聽了很多。
可是,命運的安排就是如此殘酷,沒想到因為徐悲鴻對包辦婚姻的一時不滿,給孩子取的名字,卻字字應驗了。
徐吉生7歲那年,染上了天花,沒過多久,就病逝了。
不久,妻子因為長期抑郁,最終也去世了。
03.兩段婚姻 學會珍惜眼前人,用心去相處
之后徐悲鴻再次來到上海,繼續(xù)求學。
在求學期間,他結(jié)識了自己老師的女兒蔣碧薇,兩個人一見鐘情,雖然當時蔣碧薇已經(jīng)有了婚約在身,但是她對徐悲鴻十分的欣賞。
一來二去,兩人實在是擋不住對彼此的情愫,就選擇了私奔,兩人來到了法國,還生下了一兒一女,兒子取名徐伯陽,女兒取名徐靜斐。
女兒徐靜斐回憶,自己的父母總是吵架,原因就是蔣碧薇太強勢,脾氣很暴躁,自己沒有得到太多的母愛,也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蔣碧薇看來,徐悲鴻對對自己的關心越來越少,認為徐悲鴻已經(jīng)不愛自己了,因此,兩個人吵吵鬧鬧了28年后,蔣碧薇還是選擇結(jié)束了這段婚姻,和徐悲鴻離了婚。
離婚后的徐悲鴻,并沒有因此低迷。
在1946年,一個比徐悲鴻小了28歲的小女孩闖進他的生活,在徐悲鴻生病的時候,這個小女孩對自己關懷備至,還特別自然地照顧徐悲鴻,這個女孩就是徐悲鴻的學生廖靜文。
廖靜文對徐悲鴻是滿心的崇拜和尊重,而徐悲鴻更是對這個朝氣蓬勃的小女孩心生歡喜,兩人日久生情,最后走在了一起。
結(jié)婚后,廖靜文為徐悲鴻生下了一兒一女,兒子名叫徐慶平、女兒名叫徐芳芳。
徐靜斐對這個繼母也很是喜歡,因為只比自己大6歲,卻有極大的包容性,心地善良,深明大義,徐靜斐對她也是格外尊重,徐靜斐回憶說:“他為爸爸的藝術之路付出很多,不離不棄?!?/p>
而此時的徐悲鴻,盡享著晚年的時光。
在和廖靜文結(jié)婚7年后,徐悲鴻的腦溢血癥復發(fā),身體行動受限,神志不清,廖靜文也一直守在身邊,可不久,徐悲鴻就離開了人世。
徐悲鴻去世后,廖靜文按照徐悲鴻的遺愿,把自己的所有書畫作品,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廖靜文也過著平凡的生活。
由于徐悲鴻在繪畫方面獨樹一幟,首屈一指,在他去世后,相關部門還設立了紀念館和學院,以及徐悲鴻繪畫獎項,還出版了郵票作為紀念,他的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也有些許遺憾。
或許舊時期的包辦婚姻,讓很多人失去了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那些為了家庭屈服的人,可能也會在今后的生活中,留下對婚姻的恐懼。
有人會說,徐悲鴻很不負責任,但既然兩個人沒有感情,又何必要假惺惺地在一起呢?
相比那個婚姻不自由的舊社會,在現(xiàn)在的婚姻自由時代,人們是幸福的,那就要學會知足,學會珍惜眼前人,學會用心去相處,找到真正愛自己的人,平平淡淡地相伴一生,不求大富大貴,只愿白頭偕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