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5上海車展正式迎來首個觀眾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獲悉,在上海車展上,車企對智能駕駛輔助的宣傳,與兩個月前的風格截然不同。“智駕”“高階智駕”“無限接近L3”“全場景”“零接管”等描述智能駕駛輔助的標語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駕駛輔助”,甚至有企業在發布會上介紹相關功能時,都會刻意多強調幾遍“輔助”特性。
多位車企高管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夸大或過度宣傳智能駕駛輔助,容易導致消費者對其功能邊界產生誤判,從而引發潛在安全隱患。“因此,相關部門對駕駛輔助宣傳有一定的規范是好事,推動行業發展從激進轉向更理性。”
智駕趨向理性
從上海車展,到企業新品發布會,智能駕駛輔助的宣傳正趨于理性。
“在上海車展開幕前,我們緊急核查了車展上要用到的所有智能駕駛輔助的物料,同時再三叮囑高管在公開場合發言時,要避免說‘智能駕駛’而是要強調‘智能駕駛輔助’”。一家新能源車企品牌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另外,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小鵬汽車、問界、極氪、蔚來汽車等展臺注意到,展臺銷售人員在介紹汽車駕駛輔助功能時,都會格外強調“輔助”屬性。小鵬汽車展臺銷售表示:“我們在給用戶介紹時,都會說明駕駛輔助系統是幫助司機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但是不能完全依賴它。”
不僅是車展物料和展臺銷售人員對智能駕駛輔助宣傳一改往日風格。近日,各大車企、智能駕駛輔助商在新產品發布會上,也不再提及“智駕”“高階智駕”“零接管”“脫手”等詞。同時,弱化對智能駕駛輔助產品的各項參數比拼,更多關注產品智能化功能的邊界和安全冗余。
例如,華為乾崑在智能技術大會上多次提及安全,并聯合多位合作伙伴,發起“智能駕駛輔助安全倡議”,守護行業健康發展。嵐圖汽車CEO盧放也在新品發布會上強調:“目前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都是輔助駕駛,呼吁各家車企要守住宣傳的底線,在傳播時講清楚智駕能力的邊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車展上表示:“汽車未來的趨勢肯定是智能化,但安全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有受訪專家表示,目前,行業對智能駕駛輔助宣傳普遍“降溫”,是對工信部最新要求作出的響應。
有助于技術穩健升級
“當前部分企業用‘智能駕駛’偷換‘輔助駕駛’的概念,不安全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就是根基不穩的空中樓閣。”吉利汽車CEO淦家閱直言,任何以脫手駕駛、駕駛過程中睡覺等為噱頭的宣傳行為,都應該被抵制。
“吉利博越L系列早在三年前,已搭載高速NOA功能,但我們始終明確其輔助屬性,杜絕誤導性宣傳。”淦家閱說。
在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看來,與兩個月前智能駕駛輔助在宣傳上的“狂熱”相比,近期明顯降溫。
當前,智能駕駛輔助宣傳降溫對行業發展有何影響?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短期內將推動行業宣傳口徑收斂,長期則有助于培育用戶對駕駛自動化分級的正確認知。L2(組合駕駛輔助)與L4(高度自動駕駛)的本質差異不僅在于技術水平,更在于安全責任歸屬,前者責任主體始終是駕駛員。”
在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看來:“最新的宣傳規范要求,會讓行業更聚焦系統的安全冗余,能夠經過充分的測試后推向市場,對用戶和行業而言都是好事。”
鞏旻對記者表示,車企在智能駕駛輔助功能落地過程中會建立更嚴謹的驗證環節。當前行業正從“搶跑式創新”轉向“安全優先”,擴大研發投入、延長測試周期或成為必然選擇。
“行業應該在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中,不斷地提升駕駛輔助的能力。”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說。
曹力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最新的宣傳規范,對于零跑沒有太大的變化,公司一直保持謹慎的作風,不過后續會在品牌宣傳方面更加嚴謹,在技術研發上,會保持原來的節奏,做好智能駕駛輔助軟件上市前的相關測試。
“接下來,行業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迭代可能會放慢,但并不見得是壞事,會讓技術的每一次進步,更加穩妥。”鞏旻說。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