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7日訊 春風和煦,萬物蔥蘢;障日山下,茶香正濃。4月26日,濰坊諸城市障日山景區啟動儀式暨首屆桃園高端茶品鑒會在障日山景區廣場舉行。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廣場上茶香四溢。在此次首屆桃園高端茶品鑒會上,來自桃園各茶葉園區、合作社的優質好茶齊聚一堂。在這里,游客不僅能品嘗到醇香濃郁的桃園好茶,還能深入了解當地茶產業的發展歷程與特色,感受諸城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蓬勃活力。
登山愛好者們沿手作步道拾級而上欣賞山間風光,景區處處回蕩著歡聲笑語。據了解,障日山主峰海拔461.5米 ,以“峰險、石奇、洞幽、霧幻”聞名。這里有著諸多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觀,不僅有形態各異的望海石、撫琴臺等奇巖異石,還有障日云海、金蟾望月等自然景觀,各種山間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前期,諸城市在堅持生態優先、文化為魂的前提下,高標準推進景區的開發建設,不僅在山上鋪設瀝青環山路,修建登山步道和木棧道,還按照歷史原貌對白云寺、關帝廟等遺址進行了保護性整理,打造起供游客休憩的白云茶舍,并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等基本配套設施,在全面提升景區的生態環境和服務功能的同時,也為登山的游客提供了便利、舒適的游覽體驗。
這座曾被蘇軾賦予詩意之名的山峰,兼具自然野趣與文化底蘊,正成為市民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諸城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基因,而如今正在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實現創新突破。北宋時期,蘇軾曾在這里揮灑“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放,書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精神。任職期間,蘇軾與障日山結下了不解之緣。蘇軾任密州知府時,曾游覽障日山,見山形小巧而多丘壑,“其狀類峨眉”,勾起了他的“蜀客思歸之興”,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長安自不遠,蜀客苦思歸。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峨眉”的詩句,從此障日山又有了“小峨眉山”之稱。
現在,這份詩意穿越千年,與大眾不期而遇。“障日山景區啟動和首屆桃園高端茶品鑒會的舉辦,是我們推動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我們將繼續以生態保護為前提,深挖文化內涵,推動茶旅深度融合,把障日山景區和茶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新名片,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云杰表示。
近年來,諸城市依托山水文脈,深度挖掘障日山文化,全力推進障日山景區升級改造工作。在障日山腳下,也發展起茶果飄香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萬畝茶園、蘋果園、葡萄園和草莓園裝點著大地,為集體增收、農民致富開辟了多元化路徑,為新時代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增添了靚麗色彩。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通訊員 張敏敏 張真鈺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