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吳麗萍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一生未生育子女。六十歲這一年,命運毫無征兆地給了她致命一擊。丈夫的突然離世,讓她瞬間從有伴相依的日子墜入孤寡的深淵。
在她被痛苦吞噬、難以自拔之際,周楊 —— 那位在她青春歲月里,從上海來插隊的初戀情人,如同一道意外的光,出現在她的世界里。此時的周楊,身為教授,歲月在他面龐上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卻也賦予了他別樣的儒雅氣質。
周楊找到吳麗萍后,往昔的深情厚誼如決堤之水,從他口中潺潺流出。他無微不至地關懷著吳麗萍,在那些悲傷的日子里,給予她溫暖與慰藉。
清晨,他會早早起身,為吳麗萍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夜晚,他耐心傾聽吳麗萍傾訴內心的痛苦,輕聲細語地安慰她。一段時間的悉心陪伴后,周楊向吳麗萍袒露,自己的妻子因病離世,隨后提議兩人搭伙過日子。
在這突如其來的溫情攻勢下,吳麗萍那顆被悲傷凍結的心開始慢慢融化,生活似乎再度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她最終答應和周楊回城。
回城之初,吳麗萍留意到一個細節。夜幕降臨,周楊拿出兩床被子,語氣輕柔,帶著幾分溫情說道:“麗萍,往后咱倆搭伴過日子,彼此也好有個照應。只是我向來習慣一個人睡一床被子,你可別介意。” 吳麗萍聽了,心里雖泛起一絲異樣,可抬眼瞧見周楊那溫和的面容,只當是他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沒再多琢磨。
從那之后,日子一天天過去,每晚周楊都與她分被而眠,始終規規矩矩,未曾有過任何越界之舉 。
周楊時常滿臉憂慮地跟吳麗萍念叨:“麗萍啊,我那妹妹周敏,實在是太可憐了。她可是個知名的舞蹈家,為藝術奉獻了大半生,之前還在市中心的大劇場舉辦過個人專場演出呢。可命運弄人,她年輕時吃了不少苦,終身未嫁,如今身體又不好,只能整日窩在榮盛公寓的家里。那公寓離歌劇院倒是近,可她卻沒法再登臺了。你有空可得多關心關心她。” 言辭間滿是對妹妹的心疼與擔憂。
吳麗萍本就心地善良,聽周楊這么一說,更是對周敏心生憐憫,暗自決定要好好照顧這個小姑子。
進城后的日子逐漸安穩下來。有一天,周楊興致勃勃地拉著吳麗萍,說要一起拍張合照。拍完照,周楊神秘兮兮地說要給她個驚喜。
沒幾日,他滿臉笑意,眼中閃爍著溫柔光芒,帶著一本結婚證出現在吳麗萍面前。結婚證上,二人的合照清晰可見,登記信息也完整無缺。他將結婚證遞到吳麗萍眼前,說道:“麗萍,瞧瞧,這是咱們的結婚證,從現在起,咱倆就是合法夫妻了。” 吳麗萍望著那本結婚證,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雖說在她認知里,領證該是兩人一同前往辦理,怎么他一人就能把證辦好?但沉浸在這份 “幸福” 中的她,選擇了忽略那些細微的疑惑。
吳麗萍本來心里直打鼓,擔心周楊家里的人會看不上她,嫌棄她。可誰能想到,繼子周浩和小姑子周敏對她都很熱情。周浩對她特別尊敬,平常說話都是客客氣氣的,處處透著關心。小姑子周敏身體不太好,但氣質高雅,每次見著吳麗萍,都笑瞇瞇的。吳麗萍感覺這個家特別溫暖,之前的擔心全沒了。
她心甘情愿為這個家傾盡全力,還時常前往小姑子的住處幫她打理家務。小姑子生病住院期間,吳麗萍更是忙前忙后,每日早早趕到醫院,為小姑子帶來親手做的飯菜,一口一口喂她吃下。還協助護士給小姑子翻身、擦背……
在吳麗萍心里,大家都是一家人,自己身子骨硬朗,做這些事壓根不覺得辛苦勞累。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一晃八年時間轉瞬即逝。如今,經她一手帶大的周浩的女兒諾諾,已從幼兒園畢業,上了小學。
有一天,周楊說去探望妹妹周敏,可直到傍晚都不見他回家。吳麗萍擔心在上小學的孫女諾諾沒人接,心急如焚地橫跨兩個區趕到學校門口。眼前的景象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瞬間將她的世界震得粉碎:周楊正與一個打扮精致的女人手拉著手,小跑著追趕諾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