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手機時,我看到“五一連休五天卻被網友罵”登上了熱搜,立刻被吸引了過去。作為一個打工人,假期安排一直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
今年五一假期從5月1日至5日,共5天,但4月27日(周日)需要上班。看到這個安排,我心里一緊,趕緊算了一下。
這5天假期中,5月1日和2日是法定假日,3日和4日是周末,真正多出來的假期只有1天,還是靠4月27日補班“換”來的。這讓人覺得折騰人,就像網友說的:“放不起假可以不放,別拿調休當恩賜”。
仔細想想,調休真的打亂了我的生活節奏。節前需要連續上6天班,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工作效率低不說,身體和精神都特別疲憊。
以我自己為例,節前那幾天為了把手頭項目完成,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到家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說。本想著假期能好好放松,可放假回來,還有一堆工作等著,又得重新進入“拼命模式”。
再說假期的實際體驗,也沒好到哪兒去。原本計劃趁著五一假期和家人去周邊露營,結果因為調休,周末要補班,計劃泡湯了。很多網友也有類似經歷,精心安排的親子活動、朋友聚會,都因為調休無法實現,那種“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感覺太糟心了。
從經濟角度看,調休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如2024年五一假期全國旅游收入達1200億元,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8%。
但這背后,是打工人的“健康債”和企業的“效率債”。對個人來說,為了假期出游,連續加班,最后在景區病倒的例子不在少數;對企業而言,調休導致生產線頻繁啟停,像制造業老板王先生算過,單次停機損失超50萬。
而且,不同年齡段對調休的看法也不一樣。Z世代追求“休假自主權 ”,像00后發聲:“我要的是隨時可休的年假,不是被調休割裂的碎片化假期。”可很多企業還是墨守成規,某國企HR直言:“調休是紅線,誰改誰擔責。”這也導致調休制度難以做出大的改變。
我覺得,與其總是用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調休方式,不如實實在在地增加法定節假日天數,或者把帶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實到位,讓大家能跟據自己的需求安排休息時間真心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大家的意見,對休假制度做出更合理的調整,讓我們能真正享受假期的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