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胤,字元伯,本姓賈,河南南陽人。少年時被李成棟所掠,后跟隨李成棟南征北戰,其人心思縝密,氣度不凡(“心計密贍,有器量”),深受李成棟喜愛,李成棟遂收其為養子。弘光元年(1645年),李成棟的頂頭上司高杰在睢州遇害,李成棟遂率部歸降清軍。而后,李成棟率領舊部從江蘇一路打到廣東,為大清帝國平定東南立下赫赫戰功。
李成棟降清后,李元胤怏怏不樂,一直想方設法勸說李成棟反正歸明。永歷二年(1648年),前明舊將金聲桓在江西反正歸明,李元胤再次勸說李成棟以民族大義出發反正歸明,經過李元胤三天三夜的勸說(“登越王臺,敷氈藉草語三日”),李成棟遂率十余萬大軍以及廣東全省反正,宣布接受南明永歷政權的領導。
永歷皇帝朱由榔對李成棟的反正非常高興,他下詔冊封李成棟為惠國公,并授李元胤錦衣衛指揮使,加左都督。八月,李成棟在廣州教場點兵撥將,親自統率大軍直趨南雄,計劃攻取贛州,繼而將江西與兩廣連成一片。
“旌旗器仗焜耀一時,所攜糧餉、弓刀、銃炮、火藥等不可計數。其氣壯,意在必得”。
永歷三年(1649年)三月,也許上天也不想讓南明翻盤,李成棟這位縱橫天下的悍將,居然在攻打贛州時墜馬而死。李成棟的突然去世,使得他留下的十余萬大軍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當時李元胤就在肇慶,只要及時趕到廣州,憑借李元胤的威望和能力,是完全有可能接管這支戰斗力彪悍的舊部的。
但是,南明朝廷再次被黨爭羈絆,朱由榔以及永歷朝重臣認為不能讓李元胤做大,遂派戎政侍郎劉遠生(李成棟的陜西同鄉)持手敕前往廣州慰勞諸將,企圖讓劉遠生接管李成棟的舊部。但劉遠生在李成棟軍中毫無威望,李成棟的部將杜永和趁機掌握兩廣總督大印,并公然開印視事。李成棟的十余萬大軍就這樣成為了杜永和的部曲,后來杜永和又投降了清軍,導致永歷朝最能打的野戰兵團灰飛煙滅。當時永歷朝庶吉士錢秉鐙就此事痛惜道:
“當時諸將惟成棟子元胤可用。使聞變之時,即令李元胤馳入其軍,攝行帥事,而召杜永和入代元胤禁旅之任。彼即拒朝命,無以拒元胤也。元胤果斷有智略,又其諸弟李元泰、李建捷皆軍府要職,最稱驍健。元胤至,諸將即有異志,元胤亦足以制之矣。于是移軍府于南龍,宿重兵于嶺上,北師雖銳未可長驅而入也。”
經此一事,李元胤仍舊不減對朱由榔的忠誠。不久后,清軍大軍反攻,李元胤率孤軍防守肇慶,以掩護朱由榔向桂林方向撤離。十二月,杜永和放棄廣州出逃,不久后歸降清軍。李元胤只得放棄肇慶退守郁林,清軍主力順勢合圍郁林。李元胤知道回天無力,遂穿上朝服,登城四拜,高呼“陛下負臣,臣不負陛下“,之后自殺殉國,廣東全境再次陷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