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現正是果實膨大期,科學施肥很關鍵。”走進松桃苗族自治縣甘龍鎮大樹村脆紅李基地,一串串青綠色脆紅李果實掛滿枝頭,在陽光照耀下格外喜人。村民們正忙著給果樹追施有機肥。
“采果、施肥80元一天;剪枝140一天;割草220一天。”正在給果樹施肥水井灣組現年56歲的何文權說,一年四季他在基地里都有活干,妻子殘疾,他出不了遠門。在基地務工,可實現增收顧家兩不誤。
脆紅李采摘。
“目前,大樹村脆紅李、果酒、蜂蜜三大產業已帶動200余名群眾穩定增收,合作社年創收超過10萬余元。2025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突破50萬元。”據駐村第一書記劉正義介紹,大樹村脆紅李種植基地共有260畝,畝產1500斤,據初步估算,今年大樹村脆紅李產量預計可達39萬斤,按市價5元一斤計算,產值預計突破195萬元。
近年來,大樹村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大力發展脆紅李特色產業。通過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建設果酒加工廠,延長產業鏈,增加了脆紅李產品附加值。
劉正義指導春剪。
“初到大樹村時,脆紅李管護、果酒滯銷難等問題一直困擾村民,面對挑戰,村支兩委凝心聚力、創新破局。告別7000斤果酒積壓問題,通過向上對接,多方聯動,推動‘李小酌’品牌成功進駐銅仁華聯超市,并上線建行‘善融商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讓果酒‘滯銷品’變身行業‘暢銷品’。”劉正義說。
村民忙著給果樹施有機肥。
甘龍鎮大樹村通過“技術員田間指導,村干部帶頭示范,農戶參與種植”的方式,使大樹村脆紅李基地煥發蓬勃生機。同時,明確“分區包干、責任到戶”的措施,將260畝脆紅李基地劃片分包,明確收益分配機制,激發農戶參與熱情,使產業效益持續釋放。(圖/文 胡偉、王梅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