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主注:文中闡述的身法要求,心法,不僅僅適合八卦掌,同時也適合其他拳種。
我在其他的文章中介紹過八卦掌的走轉主要有兩種練法,一種是“里直外扣”,一種是“里擺外扣”。第一種是目前的主流練法,走轉時里腳直行,外腳扣步。大部分習練者是坐胯擰腰,在初中級階段是坐胯(氣沉丹田),胯再坐在后腿上,目的是氣便于下沉到腳,平起平落的趟泥步更注重前腳的趟踩,因為來源于力發于根的發力方法的要求。但這種練法到練習發力階段胯不再是坐在后腿上,而是步隨身走,即后胯送前胯,重心追前腳,形意拳的后腳追前腳就是這種練法的具體體現。目的是用整個身體打人而不是僅用前手打人,要的是整勁。這種練法的內功練習要的是松沉勁,意念主要放在腳部,也就是主要練習八卦掌下盤功夫。目前多數程派、梁派等八卦掌門派都是這種練法。我們這門也有這種練法。
八卦掌的里直外扣練法在發力類型對應“力發于根”,也就是以腳帶動全身整體發力,腳與大地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發力的力源。人在后天由于大量使用上肢勞作和大腦思考,心火上升,腎水下降,形成了發力偏于上肢的“拙力”,因此內家拳練習注重放松肩胛和上肢、空胸實腹,由上向下一層一層“換力”,首先是“氣沉丹田”,繼而“氣沉于腳”才能氣力合一“力發于根”。多數內家拳都是遵循這一思路,盡管具體方法可能不同。既然“力發于根”,也就是從腳到手,氣力合一,具體體現就是“內三合”、“外三合”。那么必然在練出內氣之后,就有一個內氣由腳到手的反過程,或者利用由下到上的筋骨彈簧力形成整體發力。
在這種發力架構下的武術內功練習,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個瓶頸:1、由于發力的力源與丹田不是一處,在形成由外三合的練習(筋骨的練習)而形成的基本架構的同時,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練出內三合,也就是充足的丹田氣。2、如果丹田氣有一定的基礎后,在發力時如何形成內外協調的“六合之力”。3、在力發于根、由腳到末梢的發力過程中,客觀上有悖于“降心火”的要求,特別是練習到較高層次時,如何打通上、下丹田之間的聯系,且在這一過程中不由于內氣由下向上打通如中脈這樣的通道而導致血壓高等而誤入歧途。這是練習內家拳者都會遇到的現實問題。
我們一門除了“里直外扣”練法之外,還有“里擺外扣”另一種練法。在這種練法中,是在非承重腿一側懸提胯利用胯的掰裹帶動大腿進而帶動腳的擺扣步。所以這種練法所練的平起平落的趟泥步也叫“懸吸步”。在這種練法中是“旋腰擰胯”而不是擰腰不擰胯??璧年鼛拥ぬ餁獾乃綌Q轉,走轉中在撐裹擰鉆中同時練習丹田氣。它的發力類型是“力發于丹”。
龜主要有兩種形態,在陸地上特別是有人觸碰他時,四肢和頭部都會向殼的中央收縮。而放到水里沒有威脅時四肢和頭部都會由中心向外伸展。我們在八卦掌“里擺外扣”練法中借代龜的兩種形態來代表走轉中的兩種意境。一方面我們在走轉中前手要坐腕立掌,腳要擺扣步,全身要“龍蹲虎坐”、“撐裹擰鉆”,頭部要“虛靈頂勁”,適度拉伸全身的筋腱以便“力從骨生,勁從筋起”,形成旋擰的間架結構。在發力時全身處于向外瞬間擴張、外放、緊張的狀態。注意這種“緊”只能在觸及對方瞬間出現,而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要“緊中求松”,否則就會出現努氣、努胸的現象,因此可以說能否在走轉中求松是練好八卦掌的關鍵。
如果我們把龜在水中四肢、頭尾外張的意境代表了我們走轉中“緊”的一面,開、放的一面,則龜在陸地上“龜縮”意境則代表了我們走轉中“松”的一面、聚的一面、“合”的一面。具體說我們在走轉中一方面筋骨要像龜在水里一樣由中心點(丹田)向外擴張,通過抻筋拔骨增長內勁。另一方面,伸展的四肢和“虛靈頂勁”的頭部中間要向丹田內吸,全身各部毛孔和一些穴位也要向丹田內吸,全身有由于內氣向丹田的聚攏而產生的縮緊感。
但這種縮緊不是由于肌肉的緊張而產生,而是由于內氣的聚集而產生的。是全身產生于筋骨的彈簧勁被束縛壓縮形成的彈性勢能的那種感覺,一旦這種彈性勢能由于意念的釋放,就會形成瞬間爆發的彈簧力、驚炸力。在這來源于龜的兩種意境中,外撐的意境是隱形的,內縮的意境是主要的、顯性的。內吸的“龜縮”意境使得“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因而能夠“緊中求松”,“松中寓緊”,陰陽平衡,一旦意念變化就會陰陽互變,形成“引進落空”或松緊發力,充分體現了八卦掌“變”為核心的理念。下面介紹一下“龜縮”的具體體現:
五心內吸:
五心內吸是指手心、腳心四心內吸和頭頂百會“頂心暗縮”。也有的門派稱其為“五心合一”。八卦掌走轉中前、后手要坐腕立掌,掌根外撐同時腰胯要擰轉,此時我們要求“牛舌掌”的掌心涵空內吸與丹田的收縮對應,逐漸形成勞宮穴的吐納功能。手的外撐為陽,手心的內吸為陰,所以這個掌式就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腳底的步法八卦掌要求平起平落的趟泥步,但對趟泥步的理解和練法各家并不相同。在以胯的掰裹帶動腳的擺、扣練法中,我前邊講過是非承重腿的胯微提帶動提腿、提腳。
我們一門在初練時是對地似趟似不趟,為的是熟悉趟泥步的基本功,在形成趟泥步的基本架構后,腳的高度就上提到腳踝的高度,掩襠、掩膝、剪子腿、磨脛,兩腿之間不留空擋防止對方腳踏中門。實際這條腿是懸掛在另一端胯上,所以叫做懸吸步。這里的“吸”就是平起時腳心涵空,從大地吸取能量,平落時不是以向前的踩趟為主,而是向下五指抓地。形象點說就像老鷹抓小雞時鷹爪抓獵物時的狀態,而平起時腳提起時也類似老鷹抓獵物后騰空向上提起收縮的意境。而這上提與踩抓與丹田的縮漲和呼吸的吸、呼同步。實際我們一門八卦掌步法除了趟泥步外還有雞行步和鶴行步,除了形不同外,內涵實際都是相通的。
如果手腳四心和丹田的通道打通了,你的大周天就基本打通了,同時手腳的開合就與丹田的縮放高度相關,丹田發力的基本要素就具備了?!绊斝陌悼s”是指頭頂的百會穴(囟門)被打通。上丹田和下丹田的通道有兩種練法,一種是由下向上利用下丹田的真氣打通通道,但這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和正確的練法,否則就會出偏。還有一種是從上向下利用內視、返觀內照等方法,把神光內照下丹田某些部位,此時當然也有真氣上行,因此這種練法是上下陰陽交匯,練的是中和之氣。
胯的“吸、抱、旋、坐”:
由上所述,“力發于丹”的基礎是丹田氣的練習,如何才能夠以較快的速度練出丹田氣呢?以胯帶腳的懸吸步練習方法核心是胯的使用,而胯與肩的結合使用是“外三合”的重要一環,在我們一門的練法中,胯、肩的同步使用是程派八卦掌身法訓練的要點??柩质堑ぬ锏耐饣虼丝柩氖褂镁毩暠旧碛质窃诰毩暤ぬ餁?。由于全身的“龜縮”意念使得散亂之氣向丹田聚攏,丹田可以明顯感到這種收縮感。但我們不是要把丹田練成一個鐵球,而是要讓他鼓蕩起來。如何讓丹田氣鼓蕩起來呢?我們在練習懸吸步時,支撐腳一側的髖關節位于支撐軸上,另一側的通過胯的掰、裹帶動髖關節和骶髂關節做水平的卷動和舒展,這就帶動丹田也做水平的卷動,反過來丹田的水平卷動又帶動腰胯的旋轉,而胯的掰裹帶動擺步、扣步,胯→腰→肩 在丹田的驅動下,非支撐腿一側的軀干圍繞支撐軸像蓆筒一樣卷起又展開。這在單換掌換式的葉底藏花和青龍擺尾兩式中體現最明顯。
胯的水平剖面可以看成一個太極陰陽圖,靜之則合,動之則分,兩個陰陽魚陰晴陽缺的變化帶動整個身形變化和手腳的開合,所以在八卦掌換式中那種用手帶動全身的練法是錯誤的。 如果堅持這種丹田帶動軀干進而帶動末梢的練法,則久練內三合就帶動了外三合,逐漸形成了由丹田發出的六合之力。 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練胯、用胯呢? 簡而言之就是吸、抱、旋、坐。 吸,就是非承重腿一側吸胯提腿也就是懸吸帶動腳的擺扣。 這種練法和松沉練法的趟泥步腿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個腿是輕靈的而不是下沉,因為此時你的意念是上提(吸),因此步法更靈活。 抱,就是走轉中胯要向里抱,這和全身向丹田的內縮意向是一致的。 旋,就是不僅擰腰還要旋胯。 坐,就是要坐胯繼而坐后腿,形成“龍蹲虎坐”三折身,利于全身散亂之氣向丹田聚攏。
提肛、縮二陰與海底功:
走轉中在坐胯、坐后腿的同時為使丹田氣不陽氣下泄、內氣聚攏,初期要尾閭前卷、提肛,以封閉會陰不使陽氣下泄。到中高層階段,要提肛縮睪,把后天之精轉換為先天之精。同時要通過海底功,使會陰上吸先天之氣。實際腳底的內吸要使真氣能上行到丹田,除了要打通涌泉外,打通會陰非常重要。
總之通過這種“龜縮”心法的八卦掌走轉練習,我們可以看出與里直外扣、“力發于根”的練法在丹田(內三合)和發力結構上都有著很大不同。特別是在下肢的感覺上是根本不一樣的。如前所述,這種練法全身各處都是處于陰陽交錯狀態。在下丹田有陰陽交匯,練的是中和之氣。因此如何掌握各部的吸、縮程度,使陰陽平衡是難點。這在每個人身上可能都不一樣,要在練拳實踐中不斷總結體會,找出適合自身的練拳模式。
上述介紹的“龜縮”走轉心法實際只是個總體的框架,在具體練習中要一個一個部位的分開突破再合到一起。而每一部分的練習和靜功結合起來,可以發展為高級功法。例如腳心的吸縮進一步發展就是莊子的“呼吸以踵”??s睪進一步發展就是“馬陰藏相”丹道的練法。“頂心暗縮”的練習實際就根植于“性命雙修”和佛家的止觀練法。以前像“龜縮”這些內功心法是密不外傳的。很多武術的精華都隨著前輩的逝去而失傳,為了不使祖國的瑰寶丟失,我做通了師弟呂中興的工作,把八卦掌走轉的“龜縮”心法披露出來,希望喜歡八卦掌的武友能少走彎路,希望這個八卦掌的瑰寶能傳承下去。 (本文完)
真正的武學,不可能普羅大眾,一直以來都是陽春白雪,是極少數人玩的東西。傳武,需要真正的傳承才行。已經開始招募,五月份開課,里面有很多各拳種優秀的功法,包括樁功、試力、內功、肩胯訓練、技擊、養生等,愿自己在武學路上少走彎路的朋友,請關注,可以加羅山主微信:18513683927進行交流。
附:
來源:傳統武學
請欣賞短視頻
投稿郵箱348132359@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