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于智駕最前沿微信公眾號]之前在討論激光雷達是否會傷害人眼的話題中,從標準、工作原理等角度給大家分析出激光雷達并不會傷害人眼,但也有一位小伙伴提問:車載激光雷達是否會傷害攝像頭?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還是先說結論,車載激光雷達還真有可能會傷害攝像頭。車載激光雷達主要依賴于飛行時間測距技術,通過發射短脈沖激光并測量激光從發射到遇到目標反射回來的時間來計算距離。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構建出豐富的三維點云數據,還能夠在各種光照條件下穩定工作,成為自動駕駛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件。為了實現全方位的環境掃描,激光雷達通常采用高速旋轉或傾斜掃描的方式,使激光束能夠在360度內連續覆蓋。這種主動發射激光的方式也意味著在激光雷達工作時,會向外部環境不斷釋放一定能量的激光脈沖。
對于人眼來說,由于激光雷達在設計時就已經嚴格控制了單個脈沖的能量,并采用高速掃描技術確保激光束不會長時間固定照射在同一位置,從而實現了對人體的安全保護。國際上普遍采用的IEC 60825-1標準便對激光產品進行了嚴格分級,車載激光雷達必須滿足Class 1級別,即在任何合理的使用條件下都不會對人體構成傷害。這一嚴格的設計原則使得激光雷達在滿足探測性能的同時,能夠充分保障駕駛員和行人的安全。
但手機或相機中的CMOS傳感器與人眼有著本質的不同。人眼在結構上擁有角膜、晶狀體以及內部的水分,這些生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和分散激光能量,降低高能激光對視網膜的傷害。而手機攝像頭的CMOS傳感器則沒有這樣的天然保護層,其主要由半導體材料構成,對光子能量的敏感程度遠高于人眼。當高功率激光直接照射到傳感器上時,局部能量會在極短時間內迅速積累,可能導致像素受熱失效或電路短路,從而在圖像上形成明顯的燒壞痕跡或整條損壞的線條。
1550納米和905納米是車載激光雷達常用的兩種工作波長。這兩種波長各有特點,對人眼安全性的影響也不盡相同。905納米激光雷達由于波長較接近可見光,在進入人眼時容易聚焦在視網膜上,因此在設計時必須將激光功率嚴格控制在極低水平。而1550納米激光則利用其波長優勢,大部分激光在進入眼睛時會被角膜和晶狀體吸收,因而對人眼相對安全。正是由于這一特性,1550納米激光雷達能夠在確保人體安全的同時采用較高的輸出功率,實現更遠的探測距離和更高的探測精度。但這種高功率的輸出對沒有天然防護措施的CMOS傳感器來說,卻可能成為潛在的威脅。
早在2019年的CES展會上,就曾有一位參展觀眾的索尼相機傳感器因AEye公司采用1550納米激光雷達的高功率輸出而發生損傷,導致圖像數據出現明顯缺陷。也有一段手機拍攝激光雷達的視頻流傳網絡,視頻中一臺小米12S Ultra在拍攝蔚來ES7時,由于靠近激光雷達,畫面中出現了多條水平綠線,這明顯是由于激光在短時間內直接照射到手機攝像頭上,造成了局部像素損傷。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雖然激光雷達對人眼的設計已達到安全要求,但對電子設備的保護則另有挑戰。
CMOS傳感器之所以受損主要是由幾個原因導致的。第一,激光束如果在傳感器表面形成局部高能聚焦,可能導致傳感器局部溫度迅速上升,產生局部過熱效應,使得半導體材料結構受到破壞。第二,高能激光直接刺激可能引發電路短路或擊穿,導致部分像素失效,從而在圖像中形成明顯的燒壞痕跡。第三,即便單次激光照射的能量不足以造成嚴重損傷,但如果在短時間內連續多次照射,能量的累積效應也可能突破傳感器的耐受極限,最終導致整個傳感器區域的損壞。
手機或相機攝像頭與車載激光雷達之間的相對位置、拍攝角度以及距離也是影響傳感器受損的重要因素。當手機與激光雷達的距離較近,且拍攝角度正對激光出射口時,傳感器接收到的激光能量相對集中,損傷風險大大增加。如果兩者之間保持較遠距離,或手機處于側面拍攝角度,則激光能量在傳播過程中會顯著衰減,降低對傳感器的傷害可能性。
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在體驗智駕功能或看到自動駕駛的車輛時,會想著去拍攝記錄下,那如何能在拍到視頻的同時,還不會損壞攝像頭呢?其實可以通過在攝像頭前加裝防眩光濾光片、采用特殊涂層以及改進鏡頭結構來提高對高能激光的抵抗能力。目前一些高端手機已開始在鏡頭設計中采用抗反射涂層或外置濾鏡,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激光能量,降低直射傳感器時的風險。
總體來說,車載激光雷達本身在設計上已經嚴格按照國際安全標準進行控制,其對人眼和皮膚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證。然而,由于電子設備尤其是手機攝像頭的CMOS傳感器缺乏類似于人眼的天然防護結構,高功率激光直接照射下仍有可能引起局部或整體傳感器損傷。1550納米激光雷達憑借其在人眼安全性上的優勢,可以采用更高的發射功率,但這也同時增加了對無防護電子傳感器的潛在風險。
智駕最前沿提醒各位小伙伴,雖然車載激光雷達對人體安全沒有問題,但在拍攝車輛時,尤其是使用手機或相機拍攝工作中的激光雷達,應盡量保持適當距離,避免正對激光出射口。正如我們不建議直視正午太陽一樣,面對高能激光的激光雷達,給攝像頭進行適當的防護也是十分必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