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廠房內在抓緊生產有機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這句流傳甚廣的農諺,凝聚著我國勞動人民發展農業生產的智慧結晶。在現代,農用有機肥逐漸被無機肥料替代,綠色無公害農產品也愈發稀缺。近年來,一場圍繞煙葉生產的綠色轉型“土壤革命”悄然拉開帷幕。在“減無機增有機”施肥策略的推動下,有機肥憑借生態、經濟、可持續的多重優勢,成為煙葉生產的“新寵” 。
走進貴州省黔西南州香韻金葉合作社的有機肥生產廠房,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映入眼簾。機器全力運轉,發酵車間內熱氣升騰,一排排長條形發酵槽整齊排列。鏟車將秸稈碎末、牛糞與油菜籽粉混合后,堆成3米高的條垛,翻拋機轟鳴作業,深褐色原料翻動間騰起白霧,仿佛奏響一曲獨特的生產樂章。透過玻璃窗,倉庫內堆滿印著“烤煙自制有機肥”字樣的噸包,工人忙碌地指揮裝車,滿載有機肥的貨車有序駛向田間。
黔西南州香韻金葉合作社理事長譚曉群難掩喜悅:“隨著農戶綠色農業意識不斷提高,有機肥已成為每年春耕的必備物資。今年,合作社統一生產自制有機肥,并配送到7505戶農戶指定地點。自2024年10月起,我們加班加點生產,只為保障24.84萬畝煙田的有機肥供應,讓煙農們安心投入春耕。”
農田內即將播撒的有機肥。
在烤煙技術員的指導下,有機肥帶來的“有機”效益日益凸顯,不僅深受煙農青睞,還逐步應用于煙前和煙后經濟作物種植。“通過多年的宣傳與實踐,使用農用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后,農作物長勢明顯改善,煙農也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漫步黔西南州的煙田,一條條黑色“綢帶”蜿蜒其中,那是煙農施用有機肥的場景,有機肥猶如“土壤修復劑”,讓煙田重煥生機。煙農們的種植理念也從過去的“將就”轉變為如今的“講究”,從單純“保產量”邁向“提質量”。有機肥的推廣與煙葉現代化進程同頻共振,越來越多煙農擺脫“無機依賴癥”,煙地重現油潤肥沃。這場始于煙葉生產的綠色變革,正書寫著“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時代新篇,我們期待有機肥持續釋放生態價值,讓廣袤煙田永葆活力。
種植戶正在播撒有機肥。
安龍縣錢相煙葉站種植大戶石彬對此深有感觸:“我種煙20多年,使用有機肥也有兩三年了。今年合作社統一生產配送,真是方便又省心,不僅質量有保障,還能送貨上門。而且煙草公司還有補貼,我今年80畝煙地用了約10噸有機肥。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它確實能有效改良土壤,煙葉品質也得到顯著提升。”
農用有機肥滋養了土地,優化了土壤結構。烤煙生產技術員以推動烤煙產業與非煙產業協同發展、助農增收為目標,指導村民在烤煙收購后種植冬春農作物。這一舉措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繪就了產業興旺、煙農富足、煙區秀美的美好圖景,探索出“以煙為主、種養結合、多元增收”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為鄉村振興筑牢堅實根基。(圖/文 趙青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