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管理與鐵血戰爭、體育競技,擁有更多相似乃至相通之處。因為這三者,都是且必須是在眾目睽睽下靠實打實干出來的。
同時這也是經理人領銜的企業往往打不過創業者企業的重要原因,因為后者是靠一線實踐,而前者往往沉迷書本理論。而企業要想實現基業長青,打造成百年老店,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領軍者,始終保持對現場問題的敏感,保持對一線實踐的癡迷。
作者:中外管理傳媒 任慧媛 楊光 辛國奇
來源:摘編自中外管理出品《萊克電氣的故事與哲理》
哲理的故事:
“誰不想著輕松坐辦公室的工作啊,別人都削尖了腦袋想進去,你卻掙脫著要離開。不僅更忙更累更臟了,而且部隊轉業工資待遇要直接減半的呀!”
“沒關系,要去工廠我就去一線車間,一竿子插到底,一切要從頭再來。”
1987年的一天,剛剛調到蘇州春花吸塵器廠工作的倪祖根來找廠領導,要求安排工作崗位。當廠長得知他是從部隊轉業的干部,主動詢問想去什么辦公室,他向廠長表示說:哪里有困難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
當了解到工廠吸塵器電機國產化技術攻關項目正處在焦頭爛額時,主動要求下車間擔當技術攻關任務。
在部隊的那些年,倪祖根除了喜歡鉆研電機技術,還有寫工作總結、學習心得筆記的習慣。宣傳欄上經常有他的文章被張貼出來展示,是戰友們公認的“筆桿子”。也因此,在一次干部調動機會中,他從技術員被轉變為政工干事。這一干就是五年。
在那五年里,雖然政工工作做得得心應手,但他心里念念不忘的依然還是電機,是技術,是機器。一種潛滋暗長的情結,使他按捺不住地要去追求。
時間不等人,有夢就去追。1987年,已過而立之年的倪祖根主動要求從部隊轉業,結束了他13年的軍旅生涯。大部分軍人轉業都往事業單位、政府機關里進,由于倪祖根在部隊就是政工身份,所以安排工作的時候依然延續了政工崗位,被軍轉辦安排在蘇州建工局系統的政工科工作。由于他喜歡工程師的工作,在政工崗位上只干了三個月,就坐不住了,于是主動調到蘇州春花吸塵器廠。
他知道即便辦公室工作再輕松,待遇再優厚,但也已經背離了他的初衷。他魂牽夢縈的還是技術,所以要去做與技術相關的工作,而且哪里有問題就要到哪里去。當時倪祖根得知春花吸塵器廠最大的問題,就是國產化電機工藝技術不過關,這便更加堅定了他去一線的決心。他說:“工程師不能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必須到現場去做大量的實驗,解決實際問題。”
這一年的年底,倪祖根調到春花吸塵器總廠電機車間成為一名普通的技術工程師,在又臟又累的一線從頭干起。
但倪祖根卻樂此不疲。從部隊到自學大學課程再到工廠,一路追夢到此,他才第一次近距離地觸摸到了夢想的羽毛,內心是那么雀躍。他說:“人一定要有夢想,沒有夢想就沒有追求。”所謂天降大任于斯人。但他還不知道,吸塵器電機國產化攻關的一個重大突破成果,正在不遠處等待著他。
過后回憶這一次“任性”,倪祖根總結道:“要學會打仗,就要到戰場的前沿陣地去,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那個時候我是從基層各個崗位一步步鍛煉出來走上領導崗位的,積累了許多企業經營應具備的各方面知識和經驗。所以我后來在創業時就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企業一下子就做起來了。”
當官的機會也許在辦公室,但商業的機會一定不在辦公室里。
故事的哲理:
經營管理的真諦是什么?是實踐。
如果用學校里的“文理工”來對應,可以說,企業的經營管理既不是文科“吟”出來的,也不是理科“算”出來的,而更像是工科“干”出來的。這也是管理和其他常見學科大都不同,它既是“科學”更是“藝術”的核心原因。
也因此,經營管理與鐵血戰爭、體育競技,擁有更多相似乃至相通之處。因為這三者,都是且必須是在眾目睽睽下靠實打實干出來的。
同時這也是經理人領銜的企業往往打不過創業者企業的重要原因,因為后者是靠一線實踐,而前者往往沉迷書本理論。而企業要想實現基業長青,打造成百年老店,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領軍者,始終保持對現場問題的敏感,保持對一線實踐的癡迷。(楊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