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萬物競發,正是奮斗拼搏的好光景。蘭合鐵路迎來施工黃金期,建設者搶抓天氣晴好有利時機,拉滿奮進“進度條”,按下建設“快進鍵”。近日,記者走進施工現場,探訪泄湖峽大夏河特大橋、臨夏車站建設等關鍵節點,見證了這條“鋼鐵長龍”是如何分秒必爭向全線貫通目標挺進的。
站在泄湖峽大夏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向下望去,高大的橋墩如擎天柱般拔地而起,托起平整的橋面。門式起重機吊起高5.8米、重165噸的預制膠拼節段梁緩緩移動,在工人引導下精確放到運梁車上。這些梁就像量身定制的“積木”,在梁場完成預制生產后,被運輸到施工現場精準拼接,具有結構性能優、外觀質量好、運輸方便等優點。
泄湖峽大夏河特大橋是蘭合鐵路4標段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4721.45米,橫跨大夏河峽谷,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梁之一,全橋24孔、360個節段。“其中,關鍵節點中的連續剛構主體結構已完工,膠拼梁制架工作加班加點進行,預制任務剩余106個節段,預計7月底完成,架設任務剩余10孔,預計10月底完工。”蘭合鐵路泄湖峽大夏河膠拼梁場工點負責人何傳星說。
蘭合鐵路新建正線全長147.42公里,共設唐尕昂、雙城、臨夏等5個車站,設計時速200公里,是一條以旅客運輸為主的國鐵干線。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蘭合鐵路4標段全長28.07公里,線路橫跨臨夏縣、東鄉縣、臨夏市。目前,4標段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泄湖峽大夏河特大橋、北小塬特大橋、羅家灣隧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臨夏特大橋、尕張家立交橋主體結構順利合龍,為全線按期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鐵路車站建設作為鐵路網絡關鍵節點,其規劃與實施需兼顧功能、效率與城市融合。在臨夏車站施工現場,30余臺工程機械來回作業,路基填筑接近尾聲。毗鄰車站的城東四路箱形橋加緊建設,該橋為城東四路下穿蘭合鐵路車站而設,是通往鳳凰山文旅景區必經道路。
據臨夏車站工段現場負責人趙小鵬介紹,臨夏站作為全線最大的車站,路基全長1.9公里,周邊地質屬于濕陷性黃土,采用原孔回填、水泥土擠密樁、碎石樁等方法處理地基。目前,車站內征地拆遷基本結束,路基已全部具備施工條件,預計7月完成填筑,具備運梁條件;城東四路箱型橋正在進行頂板鋼筋安裝,主體預計4月底全部完成,“五一”前具備通車條件,總體施工進度滿足建設要求。
蘭合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蘭(西)廣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通車后,臨夏、甘南兩州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同時,蘭合鐵路將與西寧至成都鐵路聯通,構建西北至西南地區快捷主干通道,對進一步完善區域快速鐵路網布局、改善沿線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促進沿線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不久的將來,當第一列動車組呼嘯穿過臨夏的山川河谷,這條承載著民生期盼與經濟騰飛愿景的鐵路,將加速繪就隴原大地發展新圖景,奏響新時代的絲路長歌。
記 者:趙好飛 陳金蕊 祁俊宏 通訊員:石祥
來源:臨夏州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