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覺得,打工人下班能吃上一頓自己做的飯,蠻奢侈的。
拖著疲憊的身子到家,擇菜、洗菜、起鍋燒油……動輒臺面一片狼藉,一不留神煙霧繚繞。
關鍵是,忙活一小時,吃飯十分鐘。加上飯后的一通收拾,工作日夜晚珍貴的休閑時間差不多都泡了湯。
要是費勁吧啦還難看不好吃,真得很容易活出一種命很苦的感覺。
繼第N次以點外賣代替打開冰箱后,終于下定決心:
不買操作步驟超過3步的東西,讓簡單的吃好飯這件事成立。
朋友感慨,是不是菩提老祖打孫悟空的時候,你也被敲了三下頭,總算悟了。
并亮出了她做飯又快又好的秘訣——盒馬半成品菜,重生之在買菜做飯和點外賣中買預制菜自己做。
1
盒馬半成品菜,如何打動懶人?
本以為這一作弊方法還沒多少人知道,結果上小紅書一搜,才發現盒馬的半成品菜已經火了好一陣了。
像大名鼎鼎的哈佛蔬菜湯,今年春天一經復刻推出就被熱捧。
據傳由前哈佛大學研究癌癥與免疫的教授發明,將卷心菜、洋蔥、胡蘿卜、南瓜煮湯,長期食用可以抗炎、抗癌、瘦身。
盒馬將四種繽紛的蔬菜洗凈、切塊、抽真空,一袋剛好一頓的量,售價不到兩位數。
還有靈感來源于用戶的酸菜米線。
用戶發明的酸菜米線配方: 用盒馬食材肉絲、炒酸菜、鮮米粉制成。
不用再照著清單買三樣、再計算配比的份量,盒馬都組裝好了,一比一復刻出網紅美味。
盒馬1:1復刻版
以及好操作又拿得出手的硬菜,鹽蔥牛肋條。
軟嫩的牛肋條被香蔥芝麻裹滿,旁邊小格里配了去腥提鮮的大蔥和蘑菇,還有美味的燒烤蘸料。
圖源:小紅書@西紅柿首富關系戶
來線下一看,盒馬有為此專門辟出一面冷柜,菜品的豐富程度超乎想象。
好了,擦擦口水,接下來就要聊一聊盒馬是怎么拿捏我們這種懶人的錢包的了。
1、三重省心術,贏得消費者的日常
盒馬半成品菜踩中消費者的關鍵需求,是省。
省事——菜品豐富
省時——方便快手
省錢——有性價比
(1) 省事:天南地北的特色菜,和一桌完整的宴席
拆解菜品的邏輯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下盒馬半成品菜在盒馬版圖中所處的位置。
細心的消費者不難發現這些包裝上共同印有的“盒馬工坊”字樣——
盒馬工坊,盒馬旗下的自有品牌,是首個融合了熟食、半成品、面點、時令點心四大品類的鮮食品牌。
而盒馬半成品菜,是后疫情期以來盒馬工坊順應家庭飲食習慣變化下的重點業務,占據工坊的半壁江山。
在菜品制作上,另有兩重思路。
一是,開發地域特色菜。
依托于當地供應鏈,盒馬在不同地域菜品研發的側重點不同,如南京鹽水鵝、成都甜皮鴨等。同時,這也使得盒馬的菜譜涵蓋天南地北的特色美食。
比如在上海的盒馬,不僅可以買到本幫菜腌竹鮮、醬爆豬肝、雞汁百葉包,還能找到無錫的油面筋塞肉、延邊風味的烤肉、川菜宮保雞丁……
二是,圍繞一整桌菜展開。
想象一下宴請賓客時的餐桌,大致會有冷盤、小菜、硬菜、湯羹、以及主食和點心。而盒馬推出的每一道菜品,都能在這一場景下找到相應的位置。
這就意味著,它覆蓋著家庭餐桌從早到晚的絕大多數場景。豐儉由人的靈活組塊選擇,為消費者解決了不知道吃啥的難題。
(2) 省時:免處理,直接下鍋
做過飯的人都知道,為了鋪墊最后一刻下鍋,前期要做多少準備工作。
盒馬完成了前面的99%。無論工序多么繁瑣,都被團隊細細拆解、環環處理過。如同學霸把一道推演大題簡化成了填空題,并直接給了你一個標答。
像粉、面類的菜品,如南昌拌粉、南京鴨血粉絲湯、雪菜肉絲面,一刻鐘內就能吃上。
盒馬工坊最早瞄準的是25到35歲有家庭的女性,讓她們在忙碌的日常中還能喘口氣,這也正好契合一、二線打工人的高效生存法則。
(3) 省錢:略貴于菜場,又比外賣快餐便宜
處理好的菜品,同時提高了人們對價格的接受度。
或許是被滬幣洗腦太久,個人覺得盒馬定價在平價菜和快餐外賣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有位用戶就哈佛蔬菜湯算過這樣一筆賬,在盒馬購買同類食材大約是20元,可以分裝4包,便宜了近一半。
也有人表示:“9.9買這些配菜也許不值,但要是洗好了配好了真空包裝開袋即煮了那就太值了!”
此時,若是打開外賣軟件,20左右的起送價是免不了的了。
對于時常被生活瑣碎磨損的普通人來說,略高于菜市場又低于外賣的價格,頂多算是一點順氣消費。
而從盒馬的角度而言,在生鮮電商難以盈利的現實困境下,半成品菜也是客單價升級的出路。
2、油鹽可控符合減脂趨勢,食材從源頭鎖鮮
無論是為了省時還是省事,飲食不容忽視的基本,還是健康。
半成品菜相對健康的一個關鍵,是操作端的油鹽可控。
據調查,中國居民的平均食鹽攝入量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5g)的兩倍多,八成家庭食用油攝入量超標,這些都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
最新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5版》也在開篇強調了這一點:
鼓勵人們選擇新鮮、季節性和本地生產的食材,盡量減少加工和烹飪過程中的食物損失和添加劑的使用。同時,也要注意控制食鹽、油脂等調味料的使用量,避免過多的食物添加劑對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
盒馬把添加油鹽的最后一步交還給消費者,和如今倡導減鹽、減脂的健康趨勢契合。
有一種緊迫感,叫國家喊你減肥
這也是很多人不管怎樣還是愿意自己做飯的重要原因。
另外,盒馬在食材的新鮮程度上也有絕對優勢。
315剛過去不久,僅曝出來的部分餐飲,又因為食材問題端了不少打工人的食堂。怎么說,現代人的外食健康,已經來到睜只眼閉只眼都糊弄不過去的程度了。
而盒馬自2017年始就著手在全國建立供應鏈網絡,如今已實現完整的產供銷配一條龍供應鏈。
從供應端到門店、再到配送服務,都沉淀出了自身的行業壁壘。
供應端,盒馬的食材下沉至產地源頭,采用直采模式。
門店推行“店倉一體化”,即所有的門店都被視作倉庫,運轉效率更高。
配送端,盒馬不依賴于阿里系內部資源,構建了自主物流。從“3公里內最快30分鐘送達”擴大至“距門店5公里最快1小時送達”。
多個環節的效率加乘,意味著消費者能嘗到更多保質期短、卻足夠新鮮的美味。
盒馬半成品菜的保質期大多在3-5天內
上架日期距離生產日期僅1天左右,例如4/22能買到4/21生產的菜品
3、搞定基礎款,還會在評論區反復淪陷
當做飯的難度系數降低,成就感隨之而來。
試想一下,以番茄炒蛋的難度做出一道硬菜,誰不得感慨一句:謝謝,都市麗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自信心又回來了。
事實上,消費者帶有積極情緒的repo,是優質UGC的重要來源。
盒馬APP的評論區就能佐證這一點。
“被自己的廚藝折服”、 “炒出來秒變大廚”、 “顯得做菜水平很高” ……
用戶對自我的滿意感受,很容易觸發回購的消費決策。
再進一步,用戶會在復購點開評價時被循環種草。
原因在于,盒馬標配菜包的基礎上,還留有消費者二創的空間。
一包蔬菜湯,加一些肉類,就組成了具有優質蛋白的營養湯。
小炒黃牛肉,加一把芹菜,膳食纖維更豐富了。
有聰明的消費者連湯汁也沒放過,留著下一碗面,一份菜吃出兩頓的量,超值。
在評論區的相互啟發中,消費者形成了「購買-實踐-復購-再創造」的永動閉環。群眾的智慧,最后都轉化成了實打實的銷量。
2
為什么盒馬做這件事很合適?
環顧左右,盒馬總算走對了路。
一邊是性價比王者奧樂齊,通過垂直供應鏈和占比超七成的自有品牌,打造出絕對的硬折扣優勢。雖也有預制菜品,不過受限于其極簡SKU和平價策略,發揮空間多在基礎食材之間。
一邊是在家庭囤貨賽道很能打的山姆,大份量加嚴選SKU,高質價比撐起中產生活品質保證,但也少了一些靈活性。
而盒馬,8年間嘗試了12種商業業態,如會員店、mini店、前置倉、社區團購、奧萊……一路試錯,逐漸摸索出自己的解法:
以生鮮為核心,圍繞一日三餐,通過精細供應鏈、小包裝便捷化和線上線下一體服務,打造高頻、高復購的“生活方式型零售”。
這個框架下,半成品菜自然成為理想的破局點位—— 它毛利較高、復購潛力大、供應鏈壁壘高,天然適配盒馬「精選+控鏈」的打法,也避開了與山姆、奧樂齊的正面交鋒。
更重要的是,盒馬做這件事并不是從零開始。
從餐飲端遷移過來的供應鏈能力,使盒馬比傳統零售商更懂怎么把一道菜標準化、復制化、打動嘴巴,實現從To B到To C的自然轉身。
對于盒馬的消費者來說,半成品菜也不是新品類教育,而是對其生鮮品質認知的一種自然延伸,因此更容易建立消費慣性。
同時,借由半成品菜這一切面,也能索驥到盒馬品牌策略外化的更多形式。
順著那句「天天上盒馬,頓頓吃得好」,不難發現盒馬正在把標準化、便捷、情緒價值復制進更多餐桌場景。
速食賽道,它已經上線了貴州紅酸湯牛肉粉、云南大粒肉醬小鍋米線、新疆風味辣皮子炒米粉等一批地方特色產品,通過自主研發和產業鏈合作打造高復購的升級速食;
在烘焙上,像紅顏草莓盒子蛋糕、貴州抹茶奶油卷等自有品牌爆品,也是在供應鏈整合基礎上精準切中年輕人口味的網紅單品;
它也開始向內容驅動消費靠近,比如,爆改白人飯的中國胃沙拉,不止迎合大眾口味,更滿足社交、健康、悅己的生活方式趨勢。
這些其實和半成品菜一樣,都反映出盒馬真正的護城河:業務能力與內容能力的融合。不是單靠價格力或產品力,而是用整合業務加內容的方式,持續回應著普通人的過日子智慧。
3
小結
盒馬半成品菜給我的感受是,它不是哪方面尤其突出,而是一種加權平均解法。
時間、金錢、精力、口味……每一樣都沒有推到極致,但加乘起來,恰好滿足了多數人“日子要過好”的基本盤,把普通人的生活質量維持在了一個可觸及的高位。
就好比一個不偏科的學生,各科都拿第二、第三,最后卻拿了總分第一。這個“第一”,靠的是實打實地站在生活里,做出一系列貼近現實的取舍和平衡。
其實普通人的日常,真的很需要那些細小貼心的真洞察。
就比如,本人一直分不清一碗面煮幾分鐘最合適,直到百味來在 Spotify 上為不同面條種類做了歌單——每張歌單的時長,剛好對應建議的煮面時間。沒有多說一句該怎么做,卻默默鎖定了我下一次購買意面的選擇。
出門和朋友分用一張紙時,總是撕扯得很潦草,維達悄悄壓上了一道利于剪裁的虛線,拉近距離的方式變得更體面了一些。
要相信,品牌那些扎根于具體生活場景里的小策略、小轉變,總是會被真金白銀買單的。
參考資料:
[1]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后疫情期,盒馬如何做半成品菜生意》,2020-04-14
[2] 第一物流網,老八,《盒馬侯毅:“狂飆突進”的盒馬背后的物流與供應鏈》,2023-06-24
[3] 刀法研究所,《前有山姆后有奧樂齊,盒馬怎么活過來的?》,2025-03-30
[4] 新莓daybreak,《盒馬重心失穩?》,2024-05-13
洞悉爆品秘籍!10W+食飲人都想看的新品選品指南來了,掃碼添加Cherry,限時免費領取《2025每日新品爆品手冊(春季)》。
歡迎大家分享并推薦我們的文章。
親愛的讀者朋友,微信改了推送規則,不星標就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星標《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及時接收每日新鮮的推文,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每日相見!
作者:許倩;來源:數英DIGITALING(ID:digitaling),轉載已獲得授權。
封面圖來源:小紅書@天府吃貨在盒馬;
轉載授權及媒體商務合作:Amy 微信(13701559246);
更多行業前沿資訊和優質供需資源對接,掃碼添加「食品創新官」Cherry即可進群。
相關內容推薦
一顆蛋撐起5.8億營收,鹽津鋪子用1年跑出品類之王
年銷2億,復購率超50%,這個品牌如何賣爆海南椰子雞?
1秒抓住眼球!日本食飲爆品背后的設計營銷學
三連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