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的勞動絕不僅是為了取悅于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待。如果為微小的收獲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種無價值的表現。最渺小的作家常關注著成績和榮耀,最偉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創造和勞動。
某些人一輩子沒寫什么也照樣在文學界或進而到政界去吃得有滋有味。可以不時亂七八糟寫點東西,證明自己還是作家;即使越寫越乏味,起碼告訴人們我還活著。到了晚年,只要身體允許,大小文學或非文學活動都積極參加,再給青年作者的文章寫點序或題個字,也就聊以自慰了。
■ 對于一個作家,真正的不幸和痛苦也許莫過于此。我們常常看到的一種悲劇是,高官厚祿養尊處優以及追名逐利埋葬了多少富有創造力的生命。
■ 有時要對自己殘酷一點,如果不能重新投入嚴峻的牛馬般的勞動,無論作為作家還是作為一個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將終結。
■ 不能輕易地被一種文學風潮席卷而去。
■ 從根本上說,任何手法都可能寫出高水平的作品,也可能寫出低水平的作品。問題不在于用什么方法創作,而在于作家如何克服思想和藝術的平庸。一個成熟的作家,他用任何手法都可能寫出杰出的篇章。
■ 每一代作家的使命就是超越前人(不管最后能否達到),但首先起碼應該知道前人已經創造了多么偉大的成果。任何狂妄的文人,只要他站在圖書館的書架面前,置身于書的海洋之中,就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和可笑。
■ 作家最大的才智應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故事可以編,但生活不可以編;編選的故事再生動也很難動人,而生活的真情實感哪怕未成曲調也會使人心醉神迷。
■ 要排斥舒適,要斬斷溫柔,只有在暴風雨中才可能有豪邁的飛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彈撥出絕響。
■ 瞧瞧大師們,他們一開始的敘述是多么平靜。只有平庸之輩才在開頭就堆滿華麗。
■ 只有心靈巨大的人才有忘年交朋友。晚輩尊敬長輩,一種是面子上的尊敬,一種是心靈上的尊敬。
■ 說實話,文學圈子向來不是個好去處。這里無風也起浪。你沒成就沒本事,被人瞧不起你;你有能力有成績,有人又瞧你不順眼;你懶惰,被人鄙視;你勤奮,又遭非議;走路快,說你趾高氣揚;走路慢,說你老氣橫秋。
■ 作為血統的農民的兒子,我對中國農民的命運充滿了焦灼的關切之情。我更多地關注他們在走向新生活過程中的艱辛和痛苦,而不僅僅是到達彼岸后的大歡樂。我同時認為,文學的“先進”,不是因為描寫了“先進”的生活,而是對特定歷史進程中的人類活動作了準確而深刻的描繪。
■ 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
■ 如果作品只是順從了某種藝術風潮而博得少數人的叫好但并不被廣大的讀者理睬,那才是真正令人痛苦的。大多數作品只有經得住當代人的檢驗,也才有可能經得住歷史的檢驗。那種藐視當代讀者總體智力而宣稱作品只等未來才能大發光輝的清高,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 任何簡單的創造都要比復雜的模仿困難得多。平庸的作家會反復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樣平庸的評論家所表揚的廢品,而任何一個嚴肅認真的作家,為尋找一行富有創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
■ 應該有自我反省精神。一個對自己經常抱欣賞態度的作家是不會有什么出息的,應該經常檢討自己,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氣。人應該自愛,但不要連自己身上的瘡疤也愛。好作品原子彈也炸不倒,不好的作品即使上帝的贊賞也拯救不了它的命運。
■ 生活往往表現出復雜的形態,有些現象,矛盾、沖突浮在表面上,一眼就看得到,有些作家常常被這種表面的東西所吸引,所迷惑,不少作品就是描寫這些東西的。但生活中內在的矛盾沖突,有時不是一下子就能夠看清楚的,而作家的工作主要在于撥開生活中表面的東西,鉆探到生活的深層中去,而不能滿足于表現生活的表面現象,這樣,作品才能寫得深一些。
■ 離開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會成功。勞動人民的斗爭,他們的痛苦與歡樂,幸福與不幸,成功與失敗,矛盾與沖突,前途和命運,永遠應該是作家全神貫注所關注的。不關心勞動人民的生活,而一味地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喃喃自語,結果只能使讀者失望,也使自己失望。
■ 要注重你自己的內心體驗。有些人把深入生活理解得非常狹隘,就是去了解、記錄一些材料,而不注重自己的體驗和感覺,這是不行的。實際上作家所表現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你自己體驗過的生活。好多偉大作家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家本人或他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
■ 作為一個作家,你不能對什么東西喜歡,什么東西不喜歡,對錯誤你也得“喜歡”它,因為你認識它、了解它,才能表現它。我們有些年輕作家,目光只投向未來,投向外國,對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甚了解,這是不行的。你歸根結底要寫的是中國,就是意識流的寫法,你要寫的也是中國——中國人的意識流動狀態可能和外國就不同。
■ 有的作品為什么比較淺,就因為它沒能把所表現的生活內容放在一個長長的歷史過程中去考慮,去體察。我們應追求作品要有巨大的回聲,這回聲應響徹過去、現在和未來,而這回聲只有建立在對我國歷史和現實生活廣泛了解的基礎上才能產生。
■ 對生活冷漠、漠不關心對作家來說是致命傷,一個作家他可以外表冷靜、冷峻,但他的內心要有巨大的激情,就像一塊火石,遇到什么,就能碰出火花來,不要把自己的心鎖得很深,它應該是開放的、敏感的,別人不以為然的事情,你都應該多想一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