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舞起來——靈丘縣“鄉土星光·藝啟鄉村”鄉土文化能人藝人(舞蹈類)專題培訓圓滿結束
“拿起鋤頭種地,放下鋤頭跳舞”。從4月9日至4月27日,為期20天的大同市靈丘縣"鄉土星光·藝啟鄉村"鄉土文化能人藝人(舞蹈類)專題培訓圓滿收官。此次活動由靈丘縣文旅局組織,吸引近2000名群眾直接參與,間接輻射帶動18000余人,實現鄉村文藝隊伍數量顯著增長、群眾參與規模成倍擴大,繪就鄉村文化振興新圖景。
本次培訓以柳科鄉為起點,足跡遍布全縣11個鄉鎮,創新采用“理論教學+實踐演練”模式,將傳統民俗元素與現代廣場舞深度融合,既延續了鄉土文化的根脈,又賦予其時代活力。專業教師團隊深入基層,對1000余名文藝骨干展開系統教學,為鄉村文化發展培育中堅力量。
培訓現場學習氛圍熱烈濃厚。課間休息時,學員們自發圍聚,相互交流、糾正舞蹈動作;夜幕降臨,不少人仍借著余暉反復練習。新成立的上寨鎮和托村舞蹈隊尤為突出,隊員們結束上寨村課程后,騎行前往口頭村繼續學習,執著精神獲授課教師高度贊揚。正值春耕農忙,學員們白天辛勤勞作,晚間通過分享教學視頻組織學習,在田間地頭與舞蹈教室間無縫切換。年近七旬的老大姐們感慨:“年輕時沒機會跳舞,現在政策好,一定要把靈丘秧歌舞跳出風采!”
各鄉鎮培訓現場不斷掀起熱潮。武靈鎮出現“全家總動員”的溫馨畫面,夫妻搭檔、婆媳共舞成為亮麗風景;東河南鎮培訓點,圍觀群眾從幾十人迅速增多,許多人從最初的駐足觀望到主動加入學習行列。在后續縣級能人藝人海選活動中,眾多文藝團體與個人憑借培訓成果脫穎而出,充分彰顯活動實效。培訓成功實現群眾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角色轉變,形成“教學——展示——帶動”的良性循環,顯著增強鄉村文化凝聚力。
此次培訓不僅提升了基層文藝隊伍的專業素養,更點燃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靈丘縣文旅局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耕鄉村舞蹈等本土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凝聚文化力量。(撰稿:鄧花/攝影:李堯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