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臨近尾聲,業績驚雷不斷。
隨著4月底上市公司年報與一季報披露進入沖刺階段,業績不及預期或爆雷的企業將密集公布財報,投資者需高度警惕潛在風險。
回顧去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明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強調嚴把上市準入關并加大退市監管力度。
同日,證監會出臺《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從強制退市標準、多元化退出渠道等五大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退市新規”顯著提高了主板與創業板、科創板的虧損公司營收標準,主板從1億元提至3億元,創業板和科創板維持1億元;市值退市指標從3億元提升至5億元,同時降低財務造假觸發重大違法退市門檻。
此外,滬深主板自2024年報起增設分紅指標,不達標的上市公司也將觸發風險警示。
本周末,立航科技、庚星股份、精倫電子、華嶸控股、國新文化5家上市公司接連發布公告,將于4月28日停牌1天,4月29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
立航科技因2024年度利潤總額、凈利潤等關鍵指標為負,且扣非后營收低于3億元,股票簡稱將變更為*ST立航。
庚星股份不僅營收、凈利潤不達標,期末凈資產為負,還存在持續經營能力存疑問題,將被實施雙重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為*ST庚星。
精倫電子三項凈利潤指標均為負且營收不足,觸發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精倫。
華嶸控股因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營收未達標準,股票簡稱變更為*ST華嶸。
國新文化因多項凈利潤指標為負且營收低于3億元,股票簡稱變更為*ST國化。
灑家預計,4月29日開盤后,這5家公司大概率遭遇一字跌停,18萬股東或陷入“割肉無門”的困境。
總之,隨著2024年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在“退市新規”的嚴格篩選下,滬深兩市面臨退市風險警示的企業必將增多,相較而言,還是京市的上市公司更為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