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在杭州開了六家托育園,她說杭州一家公司找上門來談合作,自己一步一步地掉入陷阱里。
李女士:說有一個廣告的合作,這個廣告是給嬰幼兒產品做廣告的。對方讓我們提供園區的一面墻給他們,他們來做廣告的展示,同時還會給我們小朋友發放一些禮品的小樣。
李女士提供了去年12月份和三倆杭州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簽訂的“依芽童樂”照護中心項目,商改合作合同合作費用五千元。
李女士說自己六家店都參加了,一共給了對方三萬塊錢。
李女士:一直等到現在,沒有給我進行任何廣告墻的設置,一分錢也沒拿回來,打電話也不接,這是這件事情。然后接著,她就開始頻繁到我辦公室來,跟我談其他的項目。
記者:做什么東西?
李女士:做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訓練。
記者:就專門開設一個自閉癥兒童的班?
李女士:對,這樣一個班。
記者:開了班,生源呢?
李女士:當時她跟我說,她全部會解決的。
李女士說托育這行現在比較難做,一個園區高峰時有三個班四十多個孩子,現在只有十多個孩子,她也在琢磨怎么拓展生源于是就相信了對方,又簽訂了一份代收款服務協議,約定甲方也就是李女士,委托乙方代收融合班項目款項,每季度三十六萬元。
李女士:她說今年的2月底之前,她要證明她做了這么多的業績,有100個托育園在跟她做這個事情,她才能拿到基金會的補貼,從而把這個補貼給到我們。比如說我們收孩子八千塊錢一個月,基金會會同比給我們補貼八千塊錢一個月,然后我就開始給她轉錢,轉了三十六萬。她說你一個園區最多能做到15個孩子,其實我當時還沒有開始做這個項目,她說你先幫我把流水做起來,把這個100家園區沖上去,我才能拿到基金會的補貼。
這是在二三月份,到了四月份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都發文澄清。
其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明確表示接到群眾舉報,三倆杭州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涉嫌冒用基金會名義開展“普惠型商托改造”項目“依芽童樂照護中心融合園”項目,并聲稱“依芽童樂照護中心融合園”項目里進行補貼端口操作等事宜,經核查確認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從未設立實施過上述項目,從未委托或授權該公司及其關聯方以任何形式使用基金會名稱、標識開展活動。
記者:當時這個商改項目,去年11月份你交了錢,她都沒有給你弄,再來找你談合作的時候,為什么還會相信她?前面那個就沒兌現啊?
李女士:她的理由也非常合理,她說做這個商改,需要下訂單,不可能因為你一家去下訂單,而且剛好卡到過年。其實在過年之前,我已經在給她做這個融合園的項目,錢已經轉給她了。
李女士提供了和三倆公司負責人于女士的聊天記錄,里面有不少轉賬記錄,每筆的轉賬金額是兩萬四,兩萬四是一個季度一個孩子的費用,按照一個班15個孩子算總的轉賬金額就是三十六萬元。
李女士說第一次轉給對方公司三十六萬,對方在約定時間也確實轉回來了。
李女士:第二次她說太慢了,就是達不成這個目標。她說你要么快一點轉,兩個園區一起轉,兩個園區就是72萬。我把72萬打給她,等到她要回款給我的時候,因為她說要在她賬上待7天,等到她該把72萬轉回來給我的時候,她沒有轉72萬,就轉了36萬,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高人指點”挽損
廣州同行“掉坑”
李女士說第二次轉給對方72萬,回款就只回了36萬,她察覺到對方可能有問題,就咨詢了一個警察朋友。
李女士:他是做經偵的,他說我估計你這個是一個騙局。我說那我要不要報警?他說你先不要報警,你把錢盡量多的拿回來。
李女士找到三倆公司的地址,發現公司已經被封了這個時候她基本上確定自己被騙了。
記者:這個時候還欠你36萬?
李女士:這個時候還欠我72萬。
記者:72萬不是打回給你36萬嗎?
李女士:我又打回去給她了呀,然后這個時候呢,她又說不行,還是來不及,我們得快一點,你能不能四家園區輪轉,就相當于讓我給她144萬。這時候因為我已經警覺了,我就說可以的,那我要去籌一下錢。
李女士說自己并不是打算再轉給對方72萬而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拿回之前的72萬,她假稱自己已經準備好了72萬,但是需要對方先把之前的72萬轉回來才能一次性轉給對方144萬。
李女士:期間我還給她看了我有72萬的銀行截圖,她就相信了我,把我的72萬給我了。還給我之后繼續催我要錢,我就沒有再轉給她,我非常感謝我那個做經偵的。
高人指點下李女士追回72萬,實際只損失了此前“依芽童樂”照護中心項目,商改合作的三萬塊錢,可她了解到廣東那邊的同行盧女士就沒那么幸運了。
盧女士:商改園是每家5000塊錢,每個月都會有禮包,同時每個月給我們6000塊錢的廣告費。(去年)9月底的時候,到第四季度,我們就確實拿到了一萬八,前面兩家就拿到一萬八的費用,我就感覺到是真實的。
接下來商談“融合園”項目的合作就更順利了,盧女士說自己園區本身就開設了特殊班。
盧女士:她有基金會的一些資源跟政策,可以幫我們拿到補貼。那我當時就覺得很好啊,后面9月底我就過來杭州這邊,考察她公司各方面。
盧女士和三倆公司也簽了代收款服務協議,她還把這個信息分享給了周邊的同行。
記者:在融合班上投了多少錢呢?
李女士:給她一共是36萬沒有回來,37萬2,因為我一共弄了20個名額,一個名額是2萬4。另外我的拍檔一開始是不知道這個項目的,她也投了36萬。
記者:通過你推薦的大概有多少?
李女士:商改園就有387家。
記者:387家,一家5000算的話……
李女士:193萬多。
記者:融合班呢?
李女士:融合班經過我推薦的話,一共84萬,35個名額。
兩位女士介紹三倆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現在的辦公地址在杭州濱江區海威新界,現場沒人開門。
記者聯系了公司負責人于女士。
三倆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于女士:跟你電視臺有什么關系呢?
記者:她們找我們介入協調這個事兒啊。
三倆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于女士:你協調?你是公安嗎?
記者:那我們總要了解情況的。
三倆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于女士:你是有權利協調的嗎?你有執法權嗎?
記者:我有監督權啊。
三倆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于女士:那你只是監督權,她們都已經報過案了,你為什么要來協調呢?你去派出所問吧。
記者:你們這邊情況不用解釋嗎?
三倆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于女士:我不需要解釋的。
記者從杭州濱江區西興派出所了解到目前案件已經受理,警方還在調查當中。
來源:1818黃金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