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4月23日—5月2日舉行的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全球排名前兩位的汽車集團——豐田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都提到了“地域”一詞。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表示,近年來汽車行業變化非常迅速,大眾需要考慮地域特征;豐田汽車(中國)總經理李暉在發布會上表示,為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豐田發布了兩個方針,其中之一就是以“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
此前,跨國公司經常以“本土化”一詞來說明對全球不同市場差異化的洞察、適配與經營。此次上海國際車展上“地域”一詞的出現是措辭的偶然,還是跨國公司的全球化戰略發生深刻變化?
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東紅對觀察者網表示,車展上“地域”一詞的提法可以說明三方面變化:一是,供應鏈變化,即供應鏈體系越來越呈現地域化特稱,而非全球高度一體化,特別是,一個區域范圍內的供應鏈體系有可能明顯優于其他區域的供應鏈體系;二是,人才發展,即一個區域內的專業化人才不但了解該區域需求特征,也懂得跨國公司的經營標準與企業文化;三是,市場影響力使然,即跨國公司必須把地域作為未來發展的關鍵影響力量,從而增強其全球競爭力。
2025上海國際車展 視覺中國
中國供應鏈:科技公司+制造業實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市場。這個市場中,年輕人或具有年輕心態的消費者引領著消費潮流,為智能電動化汽車帶來充分發展空間。從而,也為中國相關產業、企業引領全球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豐田鉑智7 豐田汽車
本屆車展中,豐田全球首發D級純電動轎車鉑智7,這是豐田首款應用華為鴻蒙座艙的車型。此前,豐田通過與廣汽的合作,推出搭載Momenta輔助駕駛方案的大空間SUV鉑智3X。
另一個日本品牌本田在車展上宣布,也將與Momenta合作研發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產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其電動品牌“燁”的相關車型則將接入DeepSeek;同時,本田還將與寧德時代深化合作,共同開發首個磷酸鐵鋰電池和CTB電池一體化技術。
奔馳全新長軸距CLA 奔馳
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奔馳于本屆車展推出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純電長軸距CLA,其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由本土團隊主導開發,并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術。
寶馬則在車展期間主推智能座艙技術。其中,與阿里巴巴深度定制了專屬AI智能體,計劃于2026年搭載于國產寶馬新世代車型;更早之前,寶馬還與華為宣布合作,基于鴻蒙生態開發智能應用系統。此外,時下大熱的DeepSeek大模型也將應用于國產新世代車型。
作為美系汽車的代表,上汽通用在車展前夕的別克品牌之夜宣布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該品牌深度綁定中國供應鏈,與寧德時代、Momenta合作等頭部電動、智能化供應商合作;高端品牌凱迪拉克首發的純電動車型LYRIQ-V同樣基于與Momenta的合作,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實現無高精地圖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表示,中國的電動化、智能化產業鏈領先全球,上汽通用自然有能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滿足需求的電動化、智能化、高價值化的產品。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曾瑜認為,靠中國整個產業體系的強大,中國有能力對現有研發體系做一些變化,甚至支撐我們縮短周期,讓很多效率問題得到解決。
中國汽車人才走上全球舞臺
今年,豐田展臺的最大亮點,就是中國高管層,以及四位本土“RCE”(中國首席工程師)?!癈E(首席工程師)制”本是豐田一項重要制度,CE是車輛開發的總負責人。bZ5中國首席工程師王君華表示,RCE不僅要管研發,還要關注生產、銷售等環節,為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負責。李暉更是認為,RCE既掌握中國市場變化,了解客戶需求,又成長于豐田、理解豐田的DNA。值得注意的是,下一代豐田卡羅拉的首席工程師也位列RCE之中。
大眾汽車集團近年來也正在加緊推動電動化、智能化的本土化研發,并更加重視中國技術人才的應用。2024年3月,原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首席技術官、長安汽車科技首席技術官韓三楚加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管理董事會,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同時任大眾汽車軟件公司CARIAD中國首席執行官。
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吳迎凱在車展期間表示,大眾正在由“全球協同”向“本土主導”邁進,中方將深度參與本土化商品定義及商品研發,承擔更多的開發責任,不斷提升在商品定義、開發節奏與用戶場景塑造方面的主導作用。
大眾三款新能源概念車亮相2025上海車展 大眾汽車
而對于上汽通用來說,原作為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的盧曉、王叢鶴等技術高層,后來都被上汽集團委以重任,擔任上汽通用總經理、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院長等要職。
李暉在提及雷克薩斯在上海設立中國工廠時表示,長三角是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地區,加入這里并參與競爭,對豐田將有很大幫助,學習更多經驗,未來反哺全球。
奔馳集團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說,中國是全球創新的核心引擎。2025年是奔馳在中國本土化20周年,據奔馳稱,目前,中國研發團隊規模與實力居奔馳海外市場之首。根據奔馳的計劃,未來在華投入超過人民幣140億元,投產包括VAN.EA平臺MPV、長軸距GLE SUV等中國專屬車型,后者更首次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也在車展期間表示,由上海設計團隊主導開發的首批國產新世代車型將從2026年起在沈陽基地下線,實現“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專屬”的全鏈路本土化。
智能網聯汽車引導設計、研發方向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介紹,大眾位于英國和德國沃爾夫斯堡的設計團隊在2022年—2023年多次到中國深入調研,和客戶溝通,其重點是了解中國消費者對智能網聯汽車外觀的全新審美需求,并與位于合肥的團隊在車型開發時緊密合作。他表示,此次大眾品牌、奧迪/AUDI品牌都推出了全新設計風格的產品,就是根據中國客戶期望量身定制。
超豪華品牌保時捷于車展期間宣布,其中國研發中心已完成戰略性架構升級,全新投建的上海辦公新址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運營,作為戰略升級的核心任務,保時捷中國研發中心將全力聚焦面向中國市場的“軟硬一體”信息娛樂系統及駕駛輔助解決方案開發。
雷克薩斯全新一代ES 豐田汽車
日產在本屆車展亮相了兩款由中國設計、研發和生產的全球車型——鄭州日產Frontier Pro PHEV和東風日產N7。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表示,“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戰略是兩年前日產和東風就已確立的行動綱領;以上兩款中國首發的全球車型,將依托日產全球經銷商網絡,在一年內走向世界。
觀察者網還注意到,在本屆車展期間,不少合資企業的高層都特別強調合資企業的“中國內核”。如盧曉表示,上汽通用扎根中國超過27年,就是中國內核,代表中國實力。吳迎凱也認為,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一樣由中國人生產,都是中國汽車;在全球化的今天更要認識到:未來更多來自跨國公司的產品,將由更多的中國人設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