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日漸升高,廣西西林縣古障鎮同興社區生機勃勃。黃果園山上,一壟壟茶樹競相吐新芽,茶農穿梭在茶園里采茶;砂糖橘園里,果農也開啟了保花保果工作,給果樹環割、澆水。
近年來,古障鎮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抓好優質水果、有機生態茶葉兩大特色產業,形成茶果“聯姻”、互助互補的綠色發展模式。
西林砂糖橘采收時間為11月底至次年2月份,而茶葉采摘時間為3月份到10月份。古障鎮利用茶葉和砂糖橘采收的時間差,引導農戶在山腳種植砂糖橘,在緩坡山腰種植生態茶葉,并在龍頭企業引進、品種改良、技術改進等方面下足功夫,引導農戶利用“每天一結”采摘茶葉的零散收入,投入到水果產業管護中。這種“產業養產業、產業促產業”的綠色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農戶資金不足問題,也讓農民實現了“四季有活干、年年有收獲、月月有收入”。
“我家種有20畝砂糖橘和5畝茶園,去年僅砂糖橘就賣了27萬元。”古障鎮古障村村民黃林說。截至目前,古障鎮以砂糖橘為主的優質水果種植面積達7.13萬畝,茶葉種植面積達6.5萬畝。
為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古障鎮還在鞏固原有的水果和茶葉優勢產業基礎上,大力推進油茶、杉木、火姜、茯苓、咖啡等種植,促進全鎮林業產業多元化發展。“我們把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舉措。”古障鎮鎮長周發忠說。截至目前,古障鎮油茶、油桐、板栗、八角等經濟林面積達1.8萬畝,實現了生態建設與農民增收雙贏。(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