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司的運營情況如何?
以剛剛在“2025年全球航空品牌價值榜”上位列第10的東航為例,其在2020年-2024年,五年間虧損了738億元。
而東航的市值不過800多億元。
國有航空巨頭不賺錢/盈利難的現況,其實已經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對航司的期望值也就是準點一些,服務不那么雙標即可。
但一直巨虧,必然會對航司的下一步發展計劃與日常服務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可以說,國有航司的規模效應有多么讓人津津樂道,其收益難度和成本效率的掌控壓力就有多大。
但成本水漲船高的巨大壓力,不只是東航一家所有。
航司也不能把虧損的原因,簡單歸結于廉價航空與高鐵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結構和喜好確實在變,但航空出行需求仍在穩定增長,大量的海外航司和本土民營航司也在盈利——虧損的原因得從自身尋找并有效解決。
國有航空巨頭并不是與其他航司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擁有優先的航線資源和基地建設,甚至政策紅利乃至國家兜底,因此,連年虧損的焦慮,應該予以明晰的認知與切實的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