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掙錢越來越辛苦?是否辛苦,其實有點主觀,但衡量標準也很簡單,如果你每天早上都是疲憊中醒來,抵觸上班,那你就在掙辛苦錢。因為掙錢辛苦,所以攢錢也變得更難,尤其是隨著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同樣存20萬元,到手的利息大幅縮水,就連曾經穩如泰山的大額存單,利率也像坐滑梯一樣。有網友調侃:“以前是躺著賺錢,現在是躺著看錢變毛。”
這不,大芒芒今天就來詳細介紹建設銀行2025年4月的大額存單利率表,普通人又該怎么應對這場“錢袋子保衛戰”?
一、2025年4月建設銀行大額存單最新利率
建設銀行是我們國家的四大銀行之一,這一點不用過多強調,由此大家應該也就知道其綜合實力之強,也不必擔心錢存進去會打水漂,安全性是有保障的。通過查詢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大額存單專區的最新數據,大額存單的起存門檻是20萬,各期限利率如下:
1個月:年利率1.15%,存20萬元到期利息191.67元;
3個月:年利率1.15%,存20萬元到期利息575元;
6個月:年利率1.35%,存20萬元到期利息1350元;
1年期:年利率1.45%,存20萬元到期利息2900元;
3年期:年利率1.90%,存20萬元到期利息11400元。
和建設銀行定期存款相比,20萬存1年期大額存單,利息為2900元,比普通定存多700塊,比升級版定存多200元。而3年期利率雖然是各期限中最高的,但對比2024年的2.35%,直接縮水近20%。有儲戶吐槽:“這利息跑不贏通脹,存錢等于變相虧錢!”
更扎心的是,建行部分網點還玩起了“利率倒掛”——升級版定期存款3年期利率比5年期還高,擺明了告訴你:“別存太久,未來利率可能更低!” 這波操作,簡直是給儲戶的理財熱情潑冷水。
二、橫向對比:建設銀行利率水平怎樣?
如果只是單看建設銀行,大家可能感覺不是很明顯,如果把六大國有銀行拉出來比一比,就會發現建設銀行的利率只能算“中不溜”。
四大銀行(中農工建)的3年期大額存單清一色1.9%,但工行、農行存期品種選擇更多; 交通銀行則是國有銀行中大額存單利率最高的,20萬存3年利息多出1500元,堪稱“國有行里的高息獨苗”; 郵政銀行1年期利率1.5%,比四大行略高,但缺少長期產品,適合短期資金周轉。
反觀中小銀行,盡管利率也在降,但部分民營銀行還能拿出2.4%~2.5%的3年期大額存單,不過名額要靠“搶”,甚至得半夜蹲點拼手速。但這里要敲黑板:高息往往伴隨風險,比如某些地方小銀行的穩定性存疑,儲戶還是得擦亮眼睛。
三、普通人自救指南:三招讓錢“聰明”起來
面對利率“跌媽不認”,普通人躺平認虧可不是辦法!接下來分享三個實用策略,幫你守住錢袋子:
1、分散投資,別把雞蛋放一個籃子
一是低風險組合,比如手頭有50萬元,20萬存交行3年期(利率2.15%),30萬買國債(3年期1.93%),綜合收益比單存建行多賺近幾千元;二是靈活配置,短期資金可放貨幣基金或銀行“靈動存”,年化1.5%~1.7%,秒殺活期存款利率0.1%。
2、階梯存款,流動性收益性“兩手抓”
也可以把50萬拆成10萬、20萬、20萬三份,分別存1年、2年、3年期。這樣每年都有一筆存款到期,既能應急,又能鎖定長期利率,避免提前支取的利息損失。
3、警惕“高息陷阱”,安全比收益更重要
低利率時代,銀行不斷弱化存款,開始大力推“銀行理財產品”“分紅保險”等,聽著誘人,實則暗藏玄機,因為理財凈值化后,銀行理財產品可能虧本,而理財型保險前五年退保會虧損本金。目前,銀行存款和國債才是保本保息的兩種常規存錢方式。
存款利率的“跌跌不休”,本質上是一場市場行為,現在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它還要控成本,我們要保收益。但換個角度看,這也逼著我們跳出存款的舒適區,不斷學習理財知識,以便優化資產配置,通過資產配置的方式來提高整體收益。
畢竟,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與其抱怨“錢越來越不值錢”“錢越來越不好掙”,不如主動出擊,用知識和策略武裝自己。就像網友說的:“你可以跑不贏劉翔,但一定要跑贏CP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