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4日訊 作為國內服裝行業龍頭企業——江蘇省江陰市的海瀾集團依托37年實體產業資源與技術創新的不斷融合,聚焦智慧服飾主業,協同智能低碳、文體旅游、商業管理等多個產業板塊,構建優勢產業集群,優化人才戰略布局,制定“品牌+全渠道”戰略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實現產業鏈轉型升級和人才鏈優化的互促共進。
打造技能實訓基地,筑牢人才發展根基
始終堅持將強化員工技能培訓、提升團隊整體素質,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核心任務。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機構、大師工作室、省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數字化人才實訓基地等。實施人才培養集聚行動,全方位多層次進行員工培訓,拓寬員工職業發展路徑,加強基礎建設,建成12000㎡海瀾教育培訓基地,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循環有梯度的進行培訓及考核,調動員工積極性,共培養技能人才8700余人。建立技能大賽機制,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選拔創造平臺。實施崗位技能培訓,組織參與崗位技能競賽和練兵比武,通過“賽本領、學技術、出成果”,表彰選拔獎勵技術能手,更新企業高技能人才后備隊伍,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聘請行業內資深技術專家指導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開闊視野,抓好班組長、質檢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和規范職工作業行為,加強基層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優化人才結構布局,推動產才融合互促
圍繞核心業務規劃人才結構布局,中高層管理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約60%,學歷結構呈現多層次分布。依托海瀾商學院,大力推行從集團內部選拔人才進行專業化、系統化培養的“航海計劃”;全力實施從“985、211”等高校引進優秀畢業生,并將其培養成戰略性領軍人才的“鳳凰計劃”,全面加強人才培育、人才引進。不斷加大對數字化、電商等領域的高學歷人才的引進,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結合,深化數字化轉型驅動人才升級,加大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人才的招聘力度,優化傳統崗位結構。管理層年齡結構逐步年輕化,尤其在電商和新零售部門,90后、95后占比超過80%。
踐行以人為本理念,促進人企共生共贏
秉持“因人制宜,助力成就每種獨特光采,深化企業與員工的共生、共榮、共贏的關系”的人才觀,將人文關懷工作帶到員工生活的方方面面,為4千名民族青年、6萬名員工、30萬名供應鏈員工提供了就業崗位,與36萬個家庭共建美好生活。堅持用文化留人,創辦瀾韻社聯、海瀾文體活動中心、圖書館等企業文化陣地,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推進全民健身運動,以和諧的工作環境、快樂的生活氛圍,不斷吸引人才扎根海瀾。自建可容納6000個家庭的公寓樓,為員工提供多樣化的住房福利;開設職工子女幼托班,解決員工子女學齡前教育問題;與當地中小學攜手,解決外來員工子女上學問題。
未來,海瀾集團將持續深化"品牌+全渠道"戰略下的人力資源創新實踐,以創新為驅動,以品質為基石,以責任為己任,扎實筑牢人才根基,優化產才融合生態布局,踐行人企共生發展理念,形成產業鏈升級與人才鏈優化的雙向賦能格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不斷開拓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新路徑。(劉兵、王盛江)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吳一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