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昨訪吾廬,一劍表心里。委命甚誠忠,懦者聞之起。聞君識量洪,萬卒皆遁死。心血濺渤海,美名照青史。
這是一首悼念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詩,詩的作者是勝海舟,他是日本明治維新元老、日本海軍之父、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的老師,也是丁汝昌的朋友。
1894年1月,日本陸軍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嚴與日軍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商議,聯名給清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寫一封勸降信。
這封勸降書,從字里行間幾乎看不到勸降的意思,他沒有高官厚祿的利誘丁汝昌,也沒有威脅恫嚇北洋水師,而是心平氣和的與對手談論著國家政治問題。信的內容寓意深博,字里行間對敵國并無貶毀謾罵之詞,卻一針見血道出清國制度之弊端和振興之路。
從內容上看,他從我國的科舉考試說起,然后結合日本經歷過的艱辛歷史,談到了改革的重要性,繼而層層遞進,解剖了中華帝國衰敗的原因。
這不是一封通常意義上的“勸降書”,是一封直擊對手心靈的勸降書,也許丁汝昌也深受勸降書內容的影響,尤其在等不到清廷援軍的情況下,徹底地對清廷失望了。
還有,丁汝昌將此勸降書還特意送給李鴻章看,也許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他認為日本人分析的很好,希望居廟堂之高的李中堂能夠讀懂形勢,救億民于水火。19天后,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還有一點,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封關乎國家改革的理論,竟然出自一介日本武夫之口。
由此可見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崛起有著多么深刻的感受和認識,它確實需要中國人“虛心平氣”地深思,思“墨守常經不諳通變”之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