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胡思亂想,是因為你恐懼;
總是恐懼,是因為你對自身能力的不自信;
能力不足,籌碼不多,又會導致你焦慮不安;
而焦慮,又源于你當下充滿壓力。
人的情緒,分成正面情緒,負面情緒,真空狀態,一環扣一環。
正面情緒多了,你內在的能量情感賬戶就充足,即使遇到一些難搞的事情,你也不會輕易被打倒,除非你每天都走霉運,把你能量賬戶里儲備的能量和積極情緒掏空了。
負面情緒多了,你就會陷入焦慮內耗,胡思亂想的狀態,大腦里仿佛有兩個小人兒在打架,一個讓你走這邊,一個讓你走那邊。
躺也躺不平,走也走不到。
真空狀態,就像影視劇里的“空靈感”,就像冥想時放空一切的狀態,就像你飄在天上以“局外人的視角”去俯視一切,觀察一切,你是一個旁觀者。
人很少出現真空狀態,但每次出現,必定能讓你有“大腦開竅了一些”的感覺;
始終處于積極情緒狀態,這個人就不會過得差;
每天都有很多負面情緒,不僅這個人生活糟糕,身體糟糕,連同他身邊的人也跟著遭殃。
-01
焦慮和壓力密不可分
當你最近一段時間充滿壓力,無論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感情壓力,都將把你拖入“焦慮的深淵”。
比如說:
人到中年,面臨“被優化”的局面,上有老下有小;
雖然你手里有一些積蓄,但一想到孩子要升學,要輔導功課,要培養興趣愛好;
想到父母年齡大了,未來可能身體不太好;
想到自己接下來可能工作進入空窗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收入;
想到自己可能還有房貸車貸,想到和伴侶的感情進入冰點。
一件事產生的壓力,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在你的身體里形成了連鎖反應;
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件糟糕的事情,就會讓你聯想到特別多。
這是大多數人常有的狀態。
還有一種焦慮狀態:
你想要幫助別人,想要成為一個主動付出的人,但你又不得不做自己的事情;
你想拒絕別人,想維護自己的邊界,但你又總是妥協;
你不想上班,但現實又讓你不得不低頭。
種種思緒,種種選擇,種種人生關卡里的困境,都會成為你焦慮的原因。
-02
解決焦慮最好的方法:堵不如疏
人人都在焦慮。
區別在于:有些人能很快化解焦慮,并且將這種焦慮感,當成“走下去的驅動力”;
有些人則會陷入焦慮泥淖中,無法擺脫,無法挪動腳步,被負面情緒和想法吞噬。
但最不可取的方法是什么?
是“堵住焦慮”。
簡單來說:
你明明可以發泄出去,轉移出去,用另一種方式將焦慮化解掉,但你選擇沉默,選擇接受,選擇放縱或擺爛。
該如何改變焦慮,改變胡思亂想的習慣?
提供幾個我經過試驗后,可行性較高的方法。
第一:察覺你焦慮與抵抗的源頭
你想換工作,但你又擔心收入跟不上;
你想提升學歷,但又覺得家人不支持你;
你想做的事情太多,但現實又不允許。
你要去察覺。
當你察覺到了,就問自己:
這件事情,我必須要現在就解決嗎?
這兩件事情,我應該先做哪一件,再去做哪一件?
總有一件重要的,一件不重要的;
總有你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原因。
第二:重建自己的心態
你要明白,你這一輩子所經歷的大多數事情,都是體驗。
當你不知道這句話的意義,你就去“思考死亡”。
就像以前讀書時,我們學到: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幾分鐘,最后一天,你想做什么?
這樣去想,你的心態,念頭就會逐漸通透了。
感情是體驗的,不必執著結果,只享受當下;
工作是來體驗的,你覺得舒服,回報很高,那就接著體驗;
生活是來體驗的,你覺得壓抑,無聊,那就走出去看看,世界很大。
活在當下的人,都不容易焦慮,因為他們的生活更真實;
活在過去和未來的人才容易焦慮,因為TA總想一些未完成或已發生的事情,本質上是在跟自己較勁兒。
抓住主要任務,暫時放下次要任務;
找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自然就解決了。
話題:
你容易胡思亂想嗎?你都是如何調整的?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