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央在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關鍵時刻召開會議,為我國當下及未來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央明確指出: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也離不開中國制造產品。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高度相關性,也讓中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
一是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中央曾明確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特區的設立讓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一座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與港澳、廣州一道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浦東大開發,引領上海重回世界級城市行列,杭州更是從一個風景旅游城市和一個工業后發城市成長為世界知名的數字電商之都。近年來,尤其是我國著眼歷史與未來,站在亞洲和歐洲聯動發展的高度,提出橫貫古今,橫跨東西方的的“一帶一路”戰略。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0%,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超過10萬列。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和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市場已成為我國應對新一輪美貿易戰的最大底氣、最大助力。預計2025年中國繼續將在積極拓展新興市場上取得新突破,不斷提升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范圍、廣度和深度,中國外貿或將成為穩定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以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四穩的不變應對萬變。穩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適齡勞動者充分就業不僅能夠穩定社會、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就業擁有了穩定收入來源,為促進消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有利于建立消費促進生產的良性循環,形成良好的生產銷售消費生態體系。據統計,2024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是5.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在近年來是處于相對比較低的水平,說明就業形勢總的保持基本穩定。穩企業,企業穩定是經濟穩定的基礎,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更是創造物質財富的重要載體。只有企業數量穩定、生產穩定、銷售穩定,才能穩定就業群體,從而創造出更大的財富,推動經濟社會不斷取得進步。工信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51.2萬家,較2023年末增長6.1%。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46萬家。260余家制造業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占比超過50%。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累計超過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過1.45萬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超過1500余家。穩市場,市場是生產的最終流向和歸宿,也是檢驗企業生產產品的試金石,企業產品只有擁有穩定的市場,才能建立從生產到市場的產業閉環,企業通過滿足市場需求獲得長足發展,市場也因為企業產品的多種多樣而不斷繁榮,共同促進市場經濟的長期繁榮穩定。一季度,市場銷售穩步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并且逐月回升。同時,商品零售增長較快,服務消費方興未艾。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比商品零售快了0.4個百分點。與消費結構升級相關的消費增長更快,保持兩位數增長。2025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近5.5%,占全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超過43%,比去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穩預期,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只有擁有一個穩定的生產預期,一個穩定的消費預期,企業才能大膽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消費者只有對自己的收入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才敢大膽消費,生產與消費才能形成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未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的迅猛發展,一些新的消費場景不斷出現,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的層出不窮,數字消費、AI游戲等的方興未艾,未來消費市場或將持續回暖。尤其是隨著文化消費的崛起,也顯示了文化新消費的巨大前景。
三是以高質量發展的不變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建國初期,我國從一個農業國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迅速建立了基本的工業化體系。隨后的幾個五年計劃,我國的重工業取得了重大進步,鋼鐵冶金等行業發展迅猛,但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輕工業卻發展緩慢,我國的發展長期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于物質豐富的需求,人民的生活僅僅是解決了溫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更是滿足了國內的需求,人民的生活逐漸步入小康,人民的消費能力也不斷增強。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社會文化及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誕生后、第二、第三艘航母相繼誕生,從而提高了外部局勢急劇變化的應對能力。
總之,我國GDP從改革開放之初的3679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34.9.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打贏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脫貧攻堅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14億多人的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罕見解決了擁有十幾億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彪炳史冊的奇跡。
從一個農業國再到以重工業為主的計劃經濟國家,再到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而成為世界工廠,建立起國際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制造業規模連續10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制造遠銷全球;尤其是近年來,科技自立自強實現突破,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通過不斷的改革開放從與世隔絕到融入世界經濟,再到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蛻變,擁有了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不變應對外部局勢萬變的信心和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