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燕波
2025年上海車展,一汽-大眾展臺以“向新而行”為名,上演了一場德系技術與本土智造的深度碰撞。全球首發的CMP平臺概念車ID. AURA、空間動力雙升級的全新攬境(參數丨圖片)、自研舒感智域座艙,以及“油電混共進”的十年戰略,共同勾勒出一汽-大眾的轉型野心——不僅要捍衛“德系品質”的金字招牌,更要以“中國速度”在智能電動賽道重塑話語權。站在展臺前,我感受到的不僅是工業設計的沖擊力,更是一個傳統巨頭向未來躍遷的堅定決心。
1:CMP平臺+ID.AURA
如果說特斯拉用軟件定義汽車,那一汽-大眾的CMP平臺則試圖用“硬核效率”重新定義智能電車的開發邏輯。作為大眾全球首個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電動平臺,CMP的核心競爭力直擊行業痛點:
支持人工智能座艙與高級駕駛輔助的無縫融合,響應速度提升40%。對比豐田bZ系列的保守迭代,CMP的模塊化設計更顯激進,未來車型OTA升級潛力無限。
從研發到上市周期縮短30%,這意味著大眾可以像造手機一樣“快節奏”推新,直面蔚來、小鵬的“內卷”攻勢。
智能音樂玻璃將風擋變為隱形音響,能耗降低72%;毫秒級互聯通信比華為鴻蒙座艙快3倍。現場體驗時,語音指令幾乎無延遲響應,金屬銀與星云紫漸變涂裝更是“德系工藝美學”的巔峰呈現。
大眾的CMP平臺,本質是一場對“中國式創新”的精準狙擊——既保留德系機械素質的厚重感,又用本土化研發速度與智能化配置,打破“傳統車企轉型慢”的刻板印象。ID. AURA的亮相,不僅是技術的炫技,更是向新勢力發出的戰書。
2:把“全家桶需求”卷成行業天花板
第三排不放倒可塞入4個行李箱(2個24寸+2個20寸),得房率87.2%碾壓理想L8。對于二胎家庭,這是“剛需中的剛需”。
第五代EA888 2.0T發動機,最大功率提升23.5%,油耗卻逆勢降低3.7%。對比漢蘭達混動的“省油但肉”,攬境用“性能與節能兼得”重新定義燃油車價值。
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發動機+變速箱),直接叫板雷克薩斯的“免費保養”。大眾用政策表明:燃油車的品質,依然是新勢力難以逾越的高墻。
當競品瘋狂堆砌冰箱彩電時,攬境選擇回歸出行本質——用實打實的空間、動力、質保,精準擊中家庭用戶“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深層需求。這種“反流量”操作,反而在展臺引發圍觀熱潮,觀眾排隊體驗第三排的“真七座”實力。
3:大眾的“長期主義”能贏嗎?
2026年起推出10款新車,涵蓋純電、插混、增程和燃油。對比豐田的“氫電路線搖擺”,大眾的多元化布局更顯務實。
從“全球協同”轉向“本土主導”,深度參與車型定義。ID. AURA的動感設計、舒感座艙的漸變涂裝,皆是“更懂中國”的證明。
銷售總經理吳迎凱直言:“一汽-大眾選擇卷品質。”當新勢力為成本削減用料時,大眾用雙終身質保、中汽中心安全認證,重建用戶信任。
在特斯拉降價、比亞迪海豹橫掃市場的當下,大眾的“油電雙線”看似保守,實則暗藏機鋒——用燃油車利潤反哺電動化投入,用品質壁壘對抗價格戰。這種“長期主義”,或許才是對抗行業內卷的最優解。
結語
當ID. AURA概念車的流線車身與全新攬境的德系硬核同臺爭艷,一汽-大眾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轉型不是拋棄過去,而是讓傳統與未來共生。CMP平臺的速度、攬境的實用主義、油電共進的戰略定力,共同構成大眾對抗行業變革的“鐵三角”。或許在智能化炫技的時代,這種“慢就是快”的哲學,反而能讓大眾在新能源長跑中后發先至。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