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姜振軍)“母親已經出院進行康復治療,雖然搶救的巨額費用對我們一家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但志愿者的出現給了我極大信心和鼓舞。”4月24日,家住鹽城市響水縣響水鎮五河社區的王得祥說?,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前段時間王得祥的母親突發疾病,江浙兩地志愿者延續18年前的承諾,大家愛心接力救助,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據王得祥介紹,3月下旬,年近八旬的母親潘如梅突發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在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緊急搶救,經過半個月的精心治療,身體狀況趨于平穩,于4月初出院,搶救母親花費了巨額費用。王得祥說,感謝大哥王得付生前在浙江抗擊臺風救災的志愿隊友們,他們得知情況后,前往醫院給予母親關懷探望。
“雖然王得付離開我們已經18年了,但他的事跡一直傳頌著,得知他母親的情況,我們龍港市新風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立即從浙江趕赴鹽城,為老人送去關懷。”王劍是王得付老鄉,他們一起從響水來到浙江龍港市打工、開出租車,一起做好事、抗臺風。
作為龍港市新風志愿服務中心的負責人,王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王得付曾經和他并肩開展愛心活動的場景歷歷在目,他的感人事跡一直激勵著志愿者們溫暖前行。
2007年8月,超強臺風接二連三襲擊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在這里開出租車謀生的王得付感到身體不適,準備前往就醫,但是看到臺風來襲,他毅然參加當地出租車防汛應急服務隊,被派往離縣城最遠的赤溪鎮參加救援。
“赤溪鎮四周是山,暴雨引發了多處塌方,稍有不慎就會車毀人亡。王得付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頂著狂風暴雨穿梭在4個村莊救助受災群眾。”據王劍回憶,8月17日晚9時40分左右,已經非常疲憊的王得付聽說有群眾可能還在家里,他顧不得休息,冒險開車繼續尋找,直至群眾全部安全轉移。
當年9月18日,臺風“韋帕”來襲,王得付再次趕往赤溪鎮救災。那幾天,王得付一直覺得胃部不舒服,經常疼得吃不下飯,但他還是堅持戰斗在抗災第一線。兩次抗災期間,王得付每天連續工作12小時以上,累計轉移群眾近百名,轉運了大量物資。
臺風過后,王得付到醫院檢查,結果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病情已惡化。他沒有驚動任何人,悄悄地離開了蒼南縣,回到家鄉治療。但終因病情已到晚期,醫治無效,于2007年11月21日不幸離世。病逝前,王得付還主動要求身后無償捐獻角膜。
2007年12月,王得付被浙江省溫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抗臺救災先進個人,被鹽城市人民政府評為鹽城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2008年2月,王得付被溫州市委、市政府追授為感動溫州十大人物,感動蒼南十佳人物,被江蘇省委、省人民政府評為首屆江蘇省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王得付母親突發重疾的消息牽動著溫州、鹽城兩地愛心人士的心。受王劍的委托,4月13日,鹽城愛心車隊的隊員程波、顧亞生和響水縣少兒慈善會工作人員林海平等人來到響水鎮五河社區王得祥家,看望老人,并送上輪椅和慰問金,希望老人早日康復。
“王得付病逝前,拉著我的手,讓我替他照顧好年邁的父母?!蓖鮿φf,這些年來,他沒有辜負隊友王得付的囑托,時刻關注著他的家人,并在溫州當地繼續為群眾服務?!?8年前的承諾我一直記在心里,如今老人患病,必須踐行承諾?!彪娫捘穷^的王劍表示將持續關注老人的病情,盡己所能幫助她,希望老人早日康復。
浙江蒼南、龍港的志愿者一直沒有忘記昔日的隊友,2016年在當地培植了“共青林”,樹立了宣傳欄,每年以護綠的形式緬懷道德模范王得付,學習道德模范,引領后來者爭做“志愿紅”。響水縣也與千里之外的蒼南縣,在王得付等江蘇志愿者的愛心故事中結為學雷鋒志愿服務互助城市,2018年1月18日,在當地文明辦的關懷培育下,響水縣新風志愿服務中心同步孕育而生,兩地志愿者互學互助共同發展。(宋曉華、受訪者供圖)
想上頭條,就上響水網嘎門口
點下推薦,小編漲工資7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