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張截圖在車媒圈引發(fā)熱議。
隨后,該篇文章不知什么原因,刪除下架了,目前在網絡上只有截圖在流傳。
車企包機酒居然都能成為新聞,這是大多數(shù)汽車媒體人無法理解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也有車企表示這次上海車展不包機酒,甚至連500塊車馬費也沒有。
這是要汽車媒體人靠愛發(fā)電?
最近,就有幾位汽車媒體人遇到這事。。。
坐擁200多萬粉絲的汽車博主被邀請參加線下車展活動,結果,對方表示沒有任何費用,而且還不沒有機酒。。。
還有一位百萬粉絲的達人被沒有合作過的車企邀請,也是沒有任何的費用,對方想要白嫖,讓出內容。
3月份,有相似經歷的汽車媒體人被邀請參加某車企的線下發(fā)布會,在邀請話術中寫明了“此次活動沒有車馬…..”
有人留言表示“估計是活動公司把錢私下吞了,車企干不出來這種事。”
在這里,我要給活動公司正名,車企的線下活動涉及到邀請媒體,都是媒介代理公司來負責統(tǒng)籌,活動公司只負責活動部分,不經手車馬費啊。
還有網友猜測“廠家本來是有費用的,不過代理公司懶得談返點,直接按照100%返點來找的人。”
現(xiàn)在的車馬費一般金額在500元,但也有更高的情況,比如1000至2000元。豪華品牌(如BBA)通常不提供車馬費,但活動規(guī)格較高。不過,現(xiàn)在很多車企拖欠這個費用,有的甚至拖半年到一年。
近年來,有不少汽車媒體人接連爆出車馬費被拖欠長達半年,甚至一年之久,還有直接用積分、禮品卡替代車馬費用的情況。
有數(shù)碼博主還統(tǒng)計了下車企的車馬費,2024年的活動,截至到2月份,還有60多個活動沒支付車馬費。。。就連2023年都還有5、6個活動車馬費沒結算。
還有汽車博主直接爆出某家車企代理商一直拖著不結算車馬費,代理商聲稱“車企回款了,我們才能支付車馬費…”
更搞笑的是,去年在某車企的發(fā)布會媒體群里,汽車博主和數(shù)碼博主還因為「車馬費」吵起來了,起因是數(shù)碼博主問車企&代理商,車馬費還給不給了?然后群里有汽車博主開始陰陽數(shù)碼博主只靠車馬費…
最后,群主直接解散了微信群。
為什么拖欠車馬費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
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車企層面:新能源車企虧損嚴重,現(xiàn)金流緊張,優(yōu)先保障生產研發(fā)等核心開支,再加上價格戰(zhàn)加劇行業(yè)競爭,營銷預算縮水,直接導致代理公司回款周期延長。
2)媒介代理公司層面:部分agency為拿下車企項目,競相壓低服務報價,甚至墊付車馬費以吸引媒體資源。然而,當車企回款延遲或拒絕支付時,agency自身資金鏈斷裂,最終無力向媒體兌現(xiàn)承諾,形成惡性循環(huán)。迪思公關起訴哪吒汽車母公司拖欠5355萬元就是最好的例子,下游的媒體人也起訴迪思公關,這就是典型的“三角債”。
3)發(fā)放車馬費方式變了:早年,車馬費都是在現(xiàn)場用紅包的方式發(fā)放,隨著網絡支付普及,后來才轉為線上支付,這也就導致了賬期管理松散,甚至有部分代理公司利用賬期套利,加劇拖延。
拖欠車馬費問題本質是汽車行業(yè)下行周期中,車企、agency與媒體三方利益博弈的縮影。
未來,可能就沒有車馬費了。
大家認為呢?
文章來源:網絡,文章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僅供參考。
感恩原創(chuàng)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煩請平臺留言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