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小作坊里是用小石磨研磨的,故名“小磨麻油”。 鎮江的小磨麻油早在晚清光緒年間,就已經成為江蘇傳統食品,以其純、正、香出名,產品遠銷日本等國。
然后在民國時期,尤其是金圓券濫發的1948年前后,鎮江的20多家小磨麻油作坊都停業了,從事麻油生產的手工業者紛紛改行。
新中國成立后,鎮江小磨麻油傳統工藝喜獲新生。
1951年,7位制作小磨麻油的手工業者自籌資金100元,在斜橋街租了一間80平方米的房子,添置了1口油缸、4只油錘、1張油鍋,靠著1臺電動石磨,組建了小磨麻油生產自救組,開始了麻油生產。
由于生產條件限制,大部分要靠手工操作,工人用油錘插到麻渣中上下觸錘動,撇出麻油,一般一斤芝麻能出四兩多香油。自救組非常辛苦,工人每天工作達10個小時,勞動所得僅夠維持生活。
1956年公私合營,麻油生產自救組改為麻油加工組,隸屬原鎮江市油脂公司。
一年后,油脂公司與市種糧公司合并為糧食局,麻油加工組隨之被糧食局接管,并于1958年正式成立鎮江市麻油廠,統一納入國家生產經營軌道。
這時的麻油廠,已由麻油加工組和原分散在鎮江的十幾家油坊組成,擁有了廠房和設備,機械操作基本代替了手工操作,小有規模了。6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麻油廠改建為麻油車間,掛靠在市食品綜合廠、掛面廠、米廠、油米廠等單位。
雖然一直是車間,但鎮江的小磨麻油確實是好產品,1984年,鎮江麻油廠的“甘露”商標被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成為全國最早注冊商標之一。“甘露”牌純正芝麻香油色澤晶亮透明,呈琥珀色,香味醇厚,堪稱色、香、味三絕,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80年代初,小磨麻油是一種可以創收外匯的外貿商品,于是到了1986年,在蘇北路上建起一座可以年產2500噸麻油的鎮江麻油廠,位置大約在現在的文廣集團那一圈地塊。
當年的蘇北路碼頭林立,道路全長2500米,它是鎮江城一條古老的道路。
01
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外匯貯備大部分靠輕工產品和食品出口創匯,所以很重視在國外獲獎。
1985年3月,在法國首都巴黎,國際旅游和美食協會舉辦了一場博覽會,江蘇進出口公司推出的金梅牌小磨麻油獲得了金獎,一下子讓江蘇省政府獲得了很高的榮譽感,回來之后,頒發給了麻油廠“出口創匯先進單位稱號”。
這可能和當時歐美國家盛行中國菜有很大關系,當時鎮江麻油廠的產品,內銷“甘露”“浮玉”,外銷“金梅”“金玫瑰”,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在同類產品中居領先地位。
打開外國市場的過程,還有個傳聞:出口美國時,美國大華國際貿易公司讓人在搬運時把一桶鎮江產的麻油“不慎”摔倒在馬路上,結果香味四溢,輿論大嘩,雖以妨礙交通被罰了款,但卻收到轟動一時的廣告效果,美國人都稱贊中國麻油——香!最后美國大華公司還在《紐約時報》上報道:鎮江出口的金玫瑰麻油“滴滴香純”。
1986年,甘露麻油獲得國家銀質獎章,當年麻油廠的代表從北京領獎回來,坐火車到鎮江火車站,市領導都去迎接了,然后一路上敲鑼打鼓從火車站走到蘇北路的廠門口,第二 年,商業部參照“甘露”產品標準,首次制定了麻油國家標準。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先生來鎮江,也到麻油廠里參觀,題寫了“滴滴香濃”四個大字。
鎮江麻油廠廠長黃鎮海是個非常有經營頭腦的人,除了純芝麻油、芝麻醬,還開發了一些市場銷售好的小食品:粒粒香花生果、糖雪仁、南乳花生米、奶油花生米、椒鹽花生米、烏江豆、蘭花豆、奶油豆瓣、多味豆等,投放市場,出口新加坡、泰國、香港等地區,受到非常好的效益。
02
90年代后,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供求開始發生變化。
雖然也搞了雙增雙節,優化生產機制等工作,但鎮江麻油廠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原料緊張、成本上升、資金周轉困難等情況,最后面臨倒閉。
在這樣的背景下,經過招商,麻油廠開始與外企日本日清制油株式會社進行合作,隨后,合資成立了鎮江日清調味品有限公司。
后來發現,日本人比較滑頭,在中國猛推銷自己“日清”的品牌,而“甘露”品牌卻被雪藏,“甘露”原有的瓶子換成了‘日清’的瓶子,甘露品牌逐漸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
2004年,日方撤資,鎮江京友調味品有限公司組建,“甘露”再次成為企業的主打品牌,重新迎來發展的春天。
麻油廠的另一個品牌“浮玉”,則是鎮江麻油廠在2001年12月改制,成立了鎮江浮玉麻油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在丹徒區征地十畝,新建1500平方米廠房進行了整體搬遷,位于谷陽鎮槐蔭村。
改制后,公司老總賈文淼對原有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再升級,采用了國內先進的一級初榨多次過濾的工藝生產。
不僅如此,在過濾一項工序上尤為講究,前后4-5次,比一般廠家要多過濾兩次,雖然生產周期延長了將近20天,出油率低了5%。但是成品麻油也因此更清澈、無沉淀,在銷往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合肥等地時,比當地產品更勝一籌的質量,擴大了“浮玉”品牌的知名度。
如今,甘露和浮玉這兩個小磨麻油品牌都被選入第二批“江蘇老字號”了。鎮江麻油仍然是我國沿海主要城市和東南亞、港澳地區的一線品牌,以及中國芝麻產業的風向標。
這正是:
多景樓中,樂事相逢一笑空;
北固山上,京江麻油香五洲。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