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必須譴責恐襲,但每回都是印度人自找的,巴基斯坦是背鍋的。
22日,印控克什米爾邦的查謨地區發生了恐襲事件,莫迪隨即中斷訪問沙特的行程,當天就飛回印度,馬上召集內閣開會商討對策。
印軍士兵在克什米爾查謨地區的街道上巡邏
查謨地區是高寒山區,跟每年都要熱死幾百人的印度大陸來說,簡直就是涼爽的天堂,有錢的印度人和周邊的南亞人都喜歡往這里跑,所以每年3-8月份是當地旅游旺季。
恐襲事件發生后,游客爭相逃命去了。
一是,沒有哪個武裝組織出來認這個事,印巴都是懵圈狀態。
雙方都搞不清楚是誰干的,只好先扣了個“克什米爾抵抗運動”的帽子;
二是,被襲擊的游客中,除了一個尼泊爾人,其他25個全是印度人。
其中有一個是印度海軍軍官,據說是情報系統的人,另外還有17人受傷。
23日,克什米爾警方宣布,懸賞200萬盧比尋找恐怖分子線索,約合23433美元,在印度任何地方都算是一筆巨款,目前還沒有人出來領賞。
印軍在克什米爾查謨地區警戒
印度陸軍部隨即派兵關閉口岸,切斷所有交通線路,封鎖峽谷隘口,設置關卡檢查過往車輛行人。
這要放在以往,印度死個幾十號人都上不了頭條新聞的,但在克什米爾地區就不一樣了,1947年英國在搞印巴分裂獨立時,把這個地區也分割成兩半,但印度一直想全部拿下克什米爾。
打了三次印巴戰爭,都是為了爭克什米爾,不過印度實在太菜,戰爭是打贏了,就是奪不走克什米爾的整個控制權。
70多年里,印度人菜癮還大,經常找茬碰瓷巴基斯坦,三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稀松平常的事情。
印控的克什米爾地區問題也多,主官是印度教的,可80%以上的當地人又是伊斯蘭教的,歷史矛盾重重,再加上莫迪老喜歡搞一些扶持印度教,打壓伊斯蘭教的法案,更加刺激當地人想獨立,克什米爾地區又是山林重疊的地方,印度政府也搞不清楚當地到底有多少支反抗組織,有多少恐怖分子。
比如,2019年莫迪撤銷克什米爾憲法自治權,當地的反抗組織就跑去襲擊印軍哨所,直接打死40多個印軍官兵。
然后印度又跑去把巴基揍了一頓。
反抗組織動不動就襲擊印軍哨所的事情,幾乎每年都有,印度也沒啥好辦法解決,也沒聽說抓到過啥恐怖分子。
當然,只要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有啥動靜,莫迪政府就認為是巴基斯坦人干的,根本不聽解釋,直接就朝著巴國邊防軍突突。
22日恐襲的第二天,老美的偵察衛星發現,印度海軍東部艦隊的“維克蘭特”號航母調轉方向了,從印度西部喀拉拉邦加爾瓦爾海域50公里處,向東駛去,靠近海岸,大有一副準備參戰的架勢。
不過,這是一艘空殼航母啊,上面沒有艦載機,從東部的金奈基地跑了幾千公里,是要去嚇唬巴基斯坦嗎?
根據巴國的披露,“維克蘭特”號航母所在海域,正好距離巴基斯坦卡拉奇沿海不遠,巴國海軍劃定了禁飛區,正在測試導彈飛行轟炸試驗,說白了巴軍在那搞演習。
這么看的話,“維克蘭特”號空殼航母還真的是去示威的。
莫迪政府開完內閣會議后,作出決定:
取消所有巴基斯坦人的簽證,切斷印巴兩國人員的往來;
驅逐巴國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的國防顧問;
下令印度河上游的4座水壩切斷水源,打擊巴國旁遮普地區的春耕播種。
即便是三次印巴戰爭和無數次交火期間,印度還從未用切斷過水源來報復鄰國的做法,關于用水問題,兩國是簽了協議的。
24日,印軍在印巴瓦加邊境驅離巴基斯坦公民
看架勢,莫迪開了個非常惡劣的先例,一副要下死手的派頭。
如果今后印軍再挑釁中國西部軍區邊防軍將士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找借口切斷布拉瑪普特拉河的上游,也就是雅魯藏布江?或者在適當時機加大流量?
倒不是我在這里瞎琢磨,美媒也提到了這個問題,老美非常清楚印巴中交界的問題,經常會挑各種毛病出來挑撥離間一波。
就在莫迪政府忙著把矛頭對準巴基斯坦時,巴方否認了參與其中,除了做好迎戰印軍以外,他們也沒啥好做的。
對于恐襲,巴國確實沒有參與的動機,這么多年了卡拉奇港口都還沒整明白呢,巴國境內的巴塔、俾路支解放組織等極端恐怖組織也是經常作妖,巴基斯坦人自己都被打得焦頭爛額,哪有閑心去勾搭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反抗組織啊。
但這事吧,每回印度都認為就是巴基斯坦干的,跳恒河去洗也不管用。
接下來,按照印度的常規操作,他們會集結部隊在克什米爾地區向巴基斯坦方面開火。
如果夠膽,還會像2019年那樣派出戰斗機侵入巴國境內,以打擊恐怖分子的名義轟炸,然后遭到巴軍強硬反擊。
不過現在印軍不太敢再派戰機侵入了,巴軍早就裝備了殲10C,與梟龍戰斗機形成高低配組合,經過東大調教的飛行員素質,空戰方面還真不是印度能比的。
兩個月前巴國空軍還搞過對抗演習,務實點說,陣風戰斗機還真不是對手,另一個是印軍飛行員實在是菜,摔掉的戰斗機比巴基斯坦的現役數量還多,也沒見有啥長進。
綜合實力來看,雙方段位差不多的,其實每次開火之后都是兩敗俱傷,都有不少的損失,但印巴都認為自己贏了,印度認為教訓巴基斯坦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而巴基斯坦認為他們成功阻止了印度的入侵。
反正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反抗組織沒有任何辦法,這鍋只能強行讓巴基斯坦背。
過個一年半載,又會發生針對印軍的恐襲,反抗組織打完就跑進山里;按照老劇本,印度接著找巴基斯坦泄憤,然后印度人該干嘛干嘛,兩國的世仇一直就這么循環下去。
從大局上來看,莫迪動作幅度非常大,細看的話,裝腔作勢的成分更大。
按照以往一言不合就開打的作風,印軍這會兒不應該在封路檢查關口,而是直接沖到巴國邊防軍面前了。
但愿是我看錯了形勢,畢竟譴責恐襲是正當的,兩國再次發生交火沖突或戰爭都不是啥好事。
但本質上,是印度人自找的,巴基只是個背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