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替美國感到尷尬了......
怎么回事
據香港《明報》4 月 26 日報道,多名中國出口商證實:沃爾瑪要他們恢復供應,而且不加錢!
4 月 21 日,美國有頭有臉的幾個零售公司,包括沃爾瑪、家裝零售商 Home Depot、塔吉特(Target)等,去了一趟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后,應該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會面一結束就開始陸續通知中國供應商——好哥哥們快快恢復因關稅戰而落下的貨物供應,其他的不用擔心,你們的關稅都由美方買家承擔了!
這......這么快就認慫了?還是特朗普帶的頭?
來源:明報新聞網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恐怕還得從源頭入手
其實這場風波始于2025年3月。當時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飆升至20%,4月初更直接拉高到145%。之后美國零售商們就瞬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若讓中國供應商承擔關稅,沃爾瑪等美國企業就很有可能因成本過高而斷供,因為這幫人太團結了,一斷供就是一片片地斷,誰受得了啊;
但若是由美國零售商們自行消化,則面臨利潤暴跌甚至股價崩盤的風險(沃爾瑪曾因此單日股價大跌6.53%)。
總之,左右都難做!
于是,沃爾瑪在3月11日向中國供應商提出“每輪關稅降價10%”的要求,試圖將145%的關稅成本全數轉嫁。但對許多中國供應商來說,這樣的降價要求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畢竟他們的利潤空間原本就極為微薄。而且這一舉動也很快就遭到了中國商務部約談,理由是“違反商業合同、擾亂市場秩序”。
更致命的是,在談判僵持期間,部分中國供應商聯合起來一起暫停了對美發貨,沃爾瑪的寵物食品、日用品等供應鏈出現了十分嚴峻的斷裂風險,諾大的企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災難。
轉機出現在4月21日。
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的CEO集體走進白宮,與特朗普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密談。盡管會后聲明措辭謹慎(沃爾瑪稱會議“卓有成效”,塔吉特強調“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但行動比語言更直白——24小時內,廣東出口商就收到了恢復節慶產品發貨的通知。
說了這么多,重點是什么呢?
當然是“與特朗普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密談”,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這場關稅戰美國撐不住了!從特朗普這幾天天天碰瓷中國說“是的,我和中國私下已經談了很多了”就能看出,他是真的急了。
急什么?關稅政策已觸及美國企業的生存紅線
首先,沃爾瑪、塔吉特等企業約40%的商品依賴中國進口,尤其是節日裝飾、平價服飾等品類在短期內真的難以找到替代供應商。
零售商們意識到,再不干預政策,貨架空置和價格暴漲將在中期選舉前集中爆發——這正是他們在會上警告特朗普“兩周后貨架會空”的核心原因。
所以,特朗普這回也不得不低頭啊,不然要是中期選舉都涼了,自己也就真的涼了。
更有趣的是,有媒體報道稱,美國近期或許要開始對中國猛降關稅了,而且是直接降到50%-65%,直接腰斬。
真是奇怪,一向硬氣的美帝這回怎么還沒堅持一個月就蔫了呢?
所以,我們更應該自信且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供應鏈確實有著很大的不可替代性!
總結:這場密談撕開了美國經濟政策的遮羞布:
當企業利潤與政治口號沖突時,即便是最鷹派的政客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但暫時的妥協治標不治本——只要美國不放棄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這種“危機管控式”的閉門會談還會不斷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