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中美科技人才的競爭中,經常有一句話被人們經常引用:“美國從全球70億人中挑選,中國只能從14億中國人中挑選,中國怎么和美國進行人才競爭。”
這句話雖然不完全對,但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現實的情況,那就是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多數向美國跑,爭當美國人,為美國效力,這撐起了美國的科技霸權,也是美國在科技、武器裝備、航天航空等方面領先世界的根本原因。
有一組數據顯示,在2000年到2014年的時間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美國人中,起來三分之一是移民,2020年,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美國人中,移民占了38%,在硅谷的科技工作者中,57%科技工作者都來自于于海外,軟件領域的開發人員有40%是移民。
可以這樣講,沒有這些科技移民,就沒有美國的霸權,美國對中國最后的優勢就是人才優勢,但是這最后的優勢正在被特朗普摧毀。
如今美國國債已經達到38萬億美元,為了補上這個窟窿,美國對外舉起了關稅大棒,對內大力減少國內開支,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削減美國各大研究機構的科研經費,美國各頂尖大學,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經費都在削減之列。
一個國家能否吸引優秀的才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充足的研究經費;二是寬松的研究環境,三是惡劣的國際環境。美國之所以成為人才大國,主要利益于這三個方面。
在研究經費方面自不必說,美國經濟在二戰后相當長的一段時內一家獨大,巨量的GDP使美國科研經費非常充足,巨額的經費投入,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人才前來。
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GDP的2.5%用于科學技術研究,美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都富得流油,使美國大學很快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高校,這造就了現代美國的科技體系,產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先進的武器裝備幾乎都產生在美國。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美國科研經費增長的比例高于其他領域,奠定了美國的科技霸權。
二是寬松的研究環境,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是自由王國,只要你專心研究,美國會提供經費支持,而不必擔心其他事,可以不溜須拍馬,也可以混得很好,這和當時的蘇聯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大量科學家移民美國的原因,我國也有大量的科技人員移民美國。比如楊震寧和李政道都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三是惡劣的國際環境,使美國那邊環境獨好,美國成為科技人才的避風港。在20世紀初,歐洲的科技人才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比美國強得多,沒有科技愿意背井離鄉到美國去,但是兩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一切。
兩次世界大戰使英國、法國、德國等科技大國遭到了重創,數百萬平民死亡,大一點的城市都化為廢墟,大量的科學家被逼出走美國,尤其是納粹德國的極端政策,驅使大量科學家前去美國尋求庇護,可以這樣講,沒有大量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就沒有美國的“曼哈頓”計劃。
不過近年來,這一情況正在逐漸變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經費飛速發展,科技經費投入大幅度增長,科研環境越來越寬松,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
根據美國人的研究,中國在許多關鍵科學指標上已經超過美國,比如在自然》指數追蹤的82個主要科學期刊上,中國發表的論文數量超過美國,在專利申請上,中國申請的專利數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2024年中國申請專利數量超過7萬件,而美國只有5.4萬件。
在頂尖大學數量上,中國從2010年的27所增加到2020年的76所,美國則從154所減少到133所。
在美國科技人才以及實力大幅度削弱了情況下,特朗普又補了一刀,不僅削減科研經費,而且如同當年希特勒一樣大量驅逐科學家,尤其是中國科學家。有數百張簽證被吊銷,大量的國孫云學生被圍捕并驅逐出境,來自中國的科研人員有的正在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有的則在等待調配的路上。
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刊登了一篇文章《美國百年優勢,被特朗普百天玩完》,文章認為特朗普對科研人員的打壓比關稅政策對美國的打擊更大更長遠。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因為特朗普,美國學者正在流亡》
日益惡劣的環境使大量的科學家考慮離開美國,根據英國《自然》雜志的調查,有75%的科技人員準備遠走到其他更適合科研的地方,而中國則是一個理想的場所,其中多數華裔科學家準備回國。所以俄羅斯專家講:中國是受益者。
特朗普已經世界搞亂了,美國已經不是科學家的樂土、學術的天堂,而中國則是“這邊風景獨好。”,只要中國抓住這次機會,中國將成為全球科技術人員的樂土與天堂,中國必然取代美國成為第一科技強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