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攜全新電驅化車型亮相2025上海國際車展
在變革如潮的中國汽車市場,留給合資品牌的“舒適區”已經蕩然無存。
新能源化、智能化大潮一浪高過一浪,自主品牌疾馳狂飆,新勢力層出不窮。而昔日引領風騷的合資巨頭,卻在這場技術與速度的競賽中頻頻失速,淪為“傳統”的代名詞,日產汽車也未能例外。
但在2025年上海車展現場,我們從日產的動作中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信號:不僅有全球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的亮相,還有主攻家用市場的純電家轎N7的發布,這些新車型的背后,隱藏著日產在中國市場的一次“絕地反擊”。
這一次,日產不是在修修補補,而是動了手術刀。
面對著以前體系轉型慢、決策鏈條長、創新能力不足的重重掣肘,日產要重新定義在中國的存在感,要用新的產品節奏、新的研發邏輯,去爭奪新能源時代的主動權。
合資品牌的尷尬:一邊追趕,一邊自省
縱觀最近幾年的車市,“新能源革命”對合資品牌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大片。無論是大眾的ID.系列,還是豐田的bZ系列,都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日產汽車的表現也頗為掙扎,一度讓市場懷疑,這個有著92年歷史、進入中國超過半個世紀的日系車企,是否真的跟不上時代了?
對于這樣的質疑,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倒是頗為坦誠:“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巨大,我一直認為中國速度遠超其他國家。的確,我真的很欽佩中國的友商,他們帶來了很好的創新產品與技術,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日產汽車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包括自身的歷史積淀和技術傳承,只是之前在市場規劃方面反應不夠迅速?!?/p>
顯然,馬智欣深知問題的根源:日產缺的不是技術和品牌積淀,而是反應速度和決策權下放?!拔覀儸F在高度認可本地研發團隊的能力,也充分授權本地團隊主導車型開發,我們不是傳統合資公司那種模式,單純等總部的反饋回復來指導行動,更多是由國內團隊來決策?!?/p>
這一轉變,讓人嗅到了一絲翻盤的氣息。
從“日產節奏”到“中國速度”
根據日產發布的最新戰略,到2027年夏季,他們將在中國投放10款新能源汽車,其中9款都是日產品牌車型。為了支撐這一快速擴張的產品攻勢,日產宣布未來三年內將向中國市場追加100億元投資,用于新能源研發和擴建技術中心,以應對市場快速變化的節奏。
面對媒體提出的資金和戰略合作方面的問題,馬智欣的回答相當自信:“我們在中國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包括產品研發、銷售網絡和客戶服務。而且,我們的研發周期已經縮短至24個月以內,這就是‘中國速度’。”
日產汽車高管
馬智欣透露,為實現這一速度,日產在“中國節奏”上做出了很多創新,例如充分授權本地研發團隊主導車型開發,“但中國速度一定是建立在日產嚴格的質量安全標準之下實現的突破?!?/p>
這并非只是口頭承諾,在本次車展上,日產就帶來了迅速落地的成果——純電家轎N7。
純電家轎N7:用產品定義“家轎新標準”?
如果說過去的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車型上只是“油改電”,那么N7的發布則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面貌。這款定位家庭用戶的純電轎車基于日產全新的“天演”架構開發,核心競爭力極其清晰:舒適性、智能化和安全性。
日產汽車執行高管、全球設計與品牌負責人阿方索·阿爾拜薩強調:“我們不僅希望打造一款無縫、自然地將內部與外部技術高度融合的車型,更要體現日產獨有的品牌感受。當你坐進車里,第一感覺就知道:‘這是日產的車’?!?/p>
N7確實帶來了不少驚喜:AI零壓云毯座椅、全域智能防暈車技術、一段式端到端組合駕駛輔助以及行業內最嚴苛測試標準的四針刺多電芯無熱蔓延電池,這些配置足以看出日產的誠意和野心。
不過,盡管這些賣點清晰可辨,日產N7依然面臨挑戰。一方面,20-30萬級的家轎市場競爭極為激烈,自主品牌如小米SU7、蔚來ET5、比亞迪海豹等已經建立了清晰的用戶認知和口碑;另一方面,日產的品牌勢能能否快速轉化為銷量優勢,市場還需等待進一步檢驗。
目前合資品牌在純電家轎市場,幾乎沒有成功的先例。哪怕日產號稱預訂訂單已突破5000臺,但真正的市場表現,還需要經過上市后的市場考驗,才能判斷日產的電驅化戰略是否真正站穩腳跟。
日產品牌全球化的新嘗試
相比于低調務實的N7,Frontier Pro PHEV插混皮卡則更像日產向全球市場發起的一次冒險嘗試。這款由鄭州日產主導研發的車型,不僅僅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更是日產首次嘗試用中國研發、中國制造的皮卡車型布局全球市場,展現了日產更靈活、更具創新的產品策略。
日產N7與Frontier Pro PHEV插混皮卡
鄭州日產執行副總經理毛力民表示:“這款車不僅是日產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也是我們首次在中國本地設計研發并將出口全球的皮卡產品。Frontier Pro PHEV打破了皮卡單一用途的傳統印象,帶來了多種生活方式的融合可能。”
阿方索則幽默地描述這款車:“一般客戶認為強悍和舒適難以兼得,但Frontier Pro PHEV做到了極致智能與舒適兼備。外觀看起來硬派、野性,但座艙內卻讓人感到驚喜的舒適與智能。這種反差,是日產DNA的一部分?!?/p>
值得注意的是,日產正試圖以Frontier Pro PHEV為試金石,將中國本土市場和全球市場無縫連接。馬智欣對此充滿自信:“我們在中國研發、設計、生產的車型,都考慮到不僅要在中國市場成功,也要實現出口。Frontier Pro PHEV將在一年之內開始出口,我們將依托日產汽車龐大的全球銷售網絡,以中國市場為支點,實現全球化布局。”
這背后,日產顯然在下一盤大棋: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協同日產的研發資源和渠道優勢,反哺中國市場、助推日產品牌在全球新能源領域重新找到節奏和定位。
當前,日產汽車在全球市場仍然占據一席之地,但能否實現“中國速度”與全球協同,將決定日產未來幾年在華的成敗。
日產汽車公司執行高管、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關口勛坦言:“我們一直努力加速適應中國客戶在智能化、組合駕駛輔助技術方面的需求。與華為、Momenta這樣的本土技術公司合作,是為了更快、更準確地把握中國消費者的期待?!?/p>
馬智欣也再次強調:“中國對日產而言非常重要,中國的科技與成本優勢,讓我們相信,可以將中國的創新產品推廣至全球市場?!?/p>
確實,日產這次的戰略轉型,能否成功,關鍵就在于能否擺脫傳統合資企業的束縛,真正下放權力給本地團隊,加速產品的迭代速度,打造出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創新車型。
翻盤大考才剛剛開始
日產汽車此次在上海車展上釋放的信號清晰而堅定,但翻盤之路絕非一蹴而就。
對于傳統合資品牌來說,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進入深水區,無論是電驅化還是智能化,都要求品牌拿出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就像馬智欣所說:“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非常快,我們必須跟上節奏,每一次危機也是一次機會?!?/p>
日產的這一仗,顯然已經拉開序幕。至于能否實現期待中的“翻盤”,答案只能留給市場來揭曉。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李玉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