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作業如渡劫,天雷滾滾求飛升。
說到輔導作業,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家長各有各的辛酸,
孩子氣人的本事又那么的相似。
半夜11點,
樓下小宇媽媽的怒吼聲驚徹全樓。
“4個小時,就寫2道題?”
“不做題,一直扎橡皮?”
“你長嘴干嘛的?”
“腦子里裝的都是漿糊嗎?”
一、二年級時,
小宇是很開朗陽光的小男孩,
媽媽見人就夸孩子懂事。
去年9月升入3年級后,
孩子不再笑容滿面地打招呼了。
買菜時遇見小宇媽媽,
她也很無奈,
老師聯系她,說小宇上課總是走神,
晚上問他學了什么——一問三不知。
寫作業磨磨蹭蹭,
都要睡覺了,一大半還沒寫。
小宇媽媽越說越激動,
臉色可見地變紅。
上學期期末考試,
小宇在班級已經排在中下,
媽媽心里急呀!
誰還沒有個望子成龍的小愿望?
趁孩子才上三年級,
趕緊抓一抓,
不成龍,
做只雄鷹也不錯呀!
可孩子都三年級了,
早上起床得叫,
出門得催,
晚上寫作業得看著,
真是心累啊!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人是被習慣塑造的,優異的成績來源于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行動。
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根本支撐在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研究與實踐表明,好習慣能提升學習效率、形成良性循環。
小學一、二年級正是培養好習慣的時機,大多數家長因為學習內容簡單,覺得孩子完成作業、成績打滿分就可以了。
寫完作業后就玩,放學后想干什么干什么,錯過了習慣養成的好時機。
等孩子升入三年級后,沒有好習慣的支撐,各種學習問題突顯,成績下滑,家長才著急。
其實只要方法得當,什么時候開始培養好習慣都不算晚!
像小宇這樣的孩子,老師主動聯系家長反映聽講問題,就表明孩子的聽課狀態已經亮紅燈了,需要家長積極配合老師及時調整家教策略,幫助孩子找回專注力。
小學知識難度不高,只要孩子認真聽講,一般在課堂上就能掌握大部分內容,課后稍加復習即可鞏固。
不需要再做額外的輔導,可見課堂上會聽課、認真聽課有多重要。
山東省優秀教師成雅梅,在《好習慣帶來好成績》中提到的“五到”聽課法,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被很多家長采納,傳遞給孩子。
很多小學不補課也能取得優異成績的孩子,正是因為他們會聽課。
成雅梅老師的“五到”聽課法強調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集結多種感官一起聽課,從而達到集中注意力的高效學習效果。
所以,當老師反饋給家長:“小宇上課總是溜號。”
家長別急,也別只跟孩子重復:“你上課得認真聽講呀!”
這樣的話太籠統了,孩子知道要上課認真聽講,但怎么做才算認真聽講呢?孩子其實是不懂的。
這時候家長告訴孩子具體方法就很重要。
比如:
把“你要認真聽講”替換成:
“上課時,你要認真聽老師說的話呀!”
“老師說‘認真聽’時,一定要注意聽老師接下來說的話。”
“老師說‘記下來’時,要把老師說的內容記在書上。”
只有這樣更細致地描述,孩子才知道“認真聽講”的具體操作,逐漸學會聽課。
因此,想讓孩子成績好,第一件事:教會孩子聽課!
我家大娃剛上一年級時,我是自己提前看學習方法,然后記在小紙片上。
第二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就跟孩子說你要怎么做哦!
每次說一條,孩子再問問疑問,就差不多走到學校了。
后來孩子不僅記住了“五到”聽課法,還能根據自己的習慣、課堂情況靈活應用。
一個學期養成幾個好習慣,逐漸影響孩子的行為。
等孩子升入高年級后,這些好習慣會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學習效率顯著提升,成績自然穩步上升。
大家一定聽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理解課本知識,這是最基本的環節。
但人的大腦天生會選擇遺忘那些不常使用的信息。
這就是復習的重要性所在。
喚醒大腦記憶,把短期的知識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才能在做題、考試、需要運用它們時,及時調取信息。
如果不復習會怎么樣?
當天放學時,就已經忘了大半。
如果及時做作業,還能喚醒記憶,
告訴海馬體“這個信息很重要,別遺忘”。
如果孩子不認真做作業,
海馬體會認為這些信息不重要,逐漸遺忘。
這也是為什么孩子以為他會了,
但一做題就撓頭、愁眉苦臉的原因。
因此,想讓孩子成績好,第二件事:要做好復習。
成雅梅老師在書中用一章的內容講復習,包括及時復習、復習技巧、復習要怎么做、不同科目的復習方法、復習的周期等內容。
沒看這本書時,我只覺得復習就是看看書、做做題,看了這本書后,我才明白復習原來有這么多講究,不愧是在一線從教26年的老師總結的“抄作業模板”。
新手家長照著做就能上手。
此外,這本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如何做計劃、怎么時間管理、如何總結學習經驗、怎么做預習(包括基本方法、語數英怎么預習、怎么做預習筆記等)、如何高效完成作業、怎么快速記憶知識點、快速背課文等超實用、超詳細的學習技巧。
說實話,我看了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就這,我都懂啊!”但是具體操作下來,不是忘了這個、就是落下那個,沒有個系統性。
而且,同樣的“預習+聽課+復習”,我給孩子說可能三句話就完事了,但成雅梅老師卻用整整三章特別細致地講解操作方法。
所以,越是看似簡單的事情,想要做好,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越是需要我們考慮周全,20幾塊入手資深教師的心血經驗,讓“輔導之路”少繞彎,你說劃算不劃算吧!
與其讓老師多多關照,不如自己掌握方法,讓孩子悄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